新疆紡織服裝產業變革將影響全球
新疆是全國最大的棉花產區,紡織服裝產業是傳統產業,發展具有先天優勢,年產優質棉花420多萬噸,占全國60%,新疆的《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規劃綱要(2014—2023)》提出了一個全產業鏈、高起點的全景布局。新疆這十年的發展變革必將影響世界紡織服裝產業。
自治區經信委主任胡開江:“如果我們打開了向西開放的通道和出口,我們以后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就可以面向中亞、西亞、歐洲、俄羅斯等一些消費容量比較大的區域。
作為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的市場發展空間,對新疆的外貿格局,對我們國家向西開放的格局,對我們國際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都是一個重要的支撐。甚至對世界紡織服裝產業的格局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新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不僅僅是一個產業發展的問題,還涉及到全國產業格局和新疆優勢資源轉化等一系列問題。
未來,全國紡織服裝產業總規模不會超過現有的1.2億錠,這樣的環境下,新疆必須依托技術升級、科學管理,才能有競爭力。
胡開江:“在新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東南沿海和東部省區紡織服裝產業實現了一個很好的轉移,在轉移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能力的轉移,也包括技術的升級、水平的提升、競爭力的提升,對于我們國家來說紡織服裝額產業結構調整的契機,也是產業升級的新的起點。”
相關鏈接:
根據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規劃,到2023年,全產業就業規模要達到100萬人。而統計數據顯示,新疆現有紡織產業就業約20萬人左右。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產業工人都還存在較大需求量。
相關人員介紹,新疆當前的實際情況,各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紡織服裝專業的培訓能力較弱,于是他們將在培訓實施主體上轉變思路,不再以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為主,產業工人技能培訓將以企業為主,同時鼓勵有條件的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開設紡織服裝專業,通過訂單、定向培訓,培養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產業工人。
提升后備資源就業能力
相關人員介紹,新疆勞動力后備資源豐富,每年青壯年農業富余勞動力和“兩后生”數量約90萬人,特別是南疆青壯年農業富余勞動力和“兩后生”約占全疆的80%,可以滿足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在培訓實施過程中,他們將重點培訓城鄉未就業初、高中畢業生和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以及未就業高校畢業生。
針對勞動力后備資源的實際就業能力,首先將加強少數民族勞動者國家通用語言培訓。根據南疆實際情況,在國家通用語言培訓點建設方面將加快腳步,給予培訓費和生活費補貼,實施語言+技能培訓,提升少數民族員工職業素質和語言溝通能力。
借力各種補貼支持培訓
針對培訓能力較弱的實際,提升紡織服裝專業人才培養能力迫在眉睫。相關人員介紹,他們將以新疆現有紡織服裝職業院校為基礎,建設紡織技術、服裝設計與制作、紡織品營銷、物流等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基礎能力和實訓能力建設,依托援疆省市紡織服裝院校為新疆各紡織服裝職業院校和公共實訓基地培養專業教師,滿足紡織服裝產業各類人才的培養需求。對紡織服裝職業院校公共實訓基地,給予實訓設施設備支持。
同時,將以各種補貼鼓勵和推動紡織服裝企業開展培訓、使用新疆本地員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