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服裝產業崛起:著手重構打造5個服裝基地
與韓國服裝牽手,集中入駐時裝產業園……重慶服裝產業看似風聲水起。但記者近日調查后發現,重慶服裝產業的現實狀況不容樂觀,想要崛起或許還須重構發展模式。
產業鏈缺失 企業居無定所
上世紀80年代,重慶曾是西部最大的紡織印染基地,但如今,“重慶造”的紡織面輔料85%需要運到外地進行印染加工,至于中高檔面輔料,超過八成需從沿海采購。
沒有標準廠房,專業園區,也是重慶服裝老板的一大心病。
市經信委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重慶有服裝加工企業3800余戶,形成規模的不過200來戶。這些服裝加工企業,要么租農民房子作廠房,要么租用農民土地建臨時廠房。
不僅缺設計師 連工人都缺
沒有梧桐樹,難請鳳凰來。服裝企業生存環境不佳,招賢納士自然也困難重重。
易林表示,他曾以月薪3萬加提成的優厚待遇,招來了一位深圳設計師,結果別人在六公里的車間看了一下,頭也不回地走了。這樣的例子,朝天門上千家服裝加工企業主幾乎都遇到過。
與此同時,本地高校培養的設計師數量極為有限,而且畢業后基本上都是去沿海就業,很少留在本地。
除了高端人才,就連有經驗的成衣工人,在重慶也很稀缺。重慶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陳尚福稱,目前本地服裝行業技術工人的需求缺口,至少是1/3。
著手重構 打造5個服裝基地
規模小、品牌影響力弱,是重慶服裝產業不可回避的現狀,與韓國服裝產業合作能否解決根本問題?
陳尚福表示,韓國服裝產業的經驗,雖然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重慶服裝產業提檔升級,但重慶服裝產業還要解決好產業集群同質化、產業政策陳舊等問題
“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讓小而散的服裝企業形成合力?!笔薪浶盼敝魅伟f忠也表示,目前,市經信委正根據紡織服裝行業勞動密集型的特點,重新部署產業平臺,計劃未來5年,在巴南、渝北、萬州、江津、合川打造5個服裝產業基地。
“通過打造這五大基地,重慶服裝產業有望用200億元左右的投入,換來500億元左右的收入?!卑f忠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