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零售走向電商是不是必經之路?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網上消費占比整個社會消費品的比重已經超過10%,換句話說每一百塊錢的生活消費品中有10元是通過線上渠道實現的。另據艾瑞咨詢[微博]數據,整個2014年中國網購人數已經達到3.6億,占網民數量的比重超過一半。部分核心品類在線上消費的占比則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程度。艾瑞咨詢分析師張向麗告訴記者,3C品類在線上占比突破50%,化妝品和服裝都超過了20%,從這些品類來看,確實對傳統線下渠道的銷售產生了替代作用。
另外就網絡零售市場的增長來看,艾瑞咨詢數據稱,未來幾年,尤其是2014-2018年網絡購物復合增長率大概在25%左右,其中B2C市場更高,可以保持在35%左右,對整個網絡購物發揮更大的拉動作用。可以說這對平均利潤率只有1-2個點的傳統零售行業是致命的打擊。
張向麗分析稱,傳統零售企業做電商更多的是想怎樣利用現有的自身資源優勢去做,而純粹的電商則更多地是從用戶和市場角度去看如何發展業務。例如華潤萬家作為全國門店最多的零售企業,會強調它在國內4800多家網點能如何如何發揮更高效便捷的物流配送,而不是去想消費者究竟需要什么樣的商品品類或者增值服務。
另外就是盡管傳統零售商有比較完善的線下渠道,但在拓展PC和移動端的時候,面臨多渠道協同發展的問題,究竟是采取線上線上同價,還是線上線下差異化的發展戰略,對不同企業都有不同的玄機。3月底剛剛上線的華潤“e萬家”為了搶流量,宣布在5月之前每天推出三款折扣高達50%的特價商品供消費者選購。純粹的電商沒有這種困擾,哪些單品打折促銷,哪些不做活動,無非都是左右手互搏,流量始終保留在同一個平臺上,并且運營成本較低,影響不大。而傳統零售如果不協調好線上與線下的關系,最容易發生的就是內耗,即流量從重的實體引到輕的線上,由于實體運營成本較高,等于造成損失。
胡春才建議傳統零售企業轉型做電商可以瞄準做區域性的平臺。“一是可以把自己的規模優勢維持住,二是自己不用冒太大風險,利用別人的交易擴大交易額。例如同樣要做到10個億的交易額,純粹我自己去做,投入會非常大,如果利用別人的資源去做,雖然也掙不到錢,但不虧損就是掙錢。我原來一年要虧3-5億,但現在只虧了5000萬,等于掙了2.5-4.5個億了。”他解釋說,這樣用比較少的成本和低的風險守住電商發展的路口,一旦證明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只要乘勝追擊就可以了。即使結果像德國、美國那樣——電商也不過如此,只是作為一個實體店的補充,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