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業的日子太難過了 遭遇12年來最強寒冬
在2015年,香港的商品總零售額下降了近3%,這是自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后,香港商品總零售額發展最不景氣的一年。當2003年非典疫情在香港爆發時,其零售額下降了2.3個百分點。這是自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以來,香港零售業遭遇的最不景氣的一年。
低迷的旅游市場是香港零售業遭遇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部門最新發布的數據,2015年11月香港的游客數量降低到六年來最低水平,其中內地游客數量下降了16%。游客數量的下降直接影響了零售業,11月份香港零售額下跌7.8%,比華爾街預期的下降6.4%還要糟糕。這不僅是香港零售業連續九個月下降,也是2015年最大單月跌幅。
下跌最嚴重的包括珠寶、鐘表、貴重禮品,銷售額同比下降20.6%。以往滿大街的鐘表行甚至出現了結業潮。據香港媒體統計,去年在銅鑼灣、中環、尖沙咀以及旺角地區將有超過26家的鐘表行結業,而銅鑼灣地區的鐘表鋪位租金也出現逾兩成的下跌。九龍表行業務發展部經理黃家恒稱這種情況在今年仍將繼續。而太子珠寶主席鄧鉅明也指出,去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公司銷售額比去年下跌兩成,預計未來鐘表銷售行業仍將惡化,公司也會考慮繼續整合分店。除此之外,電子產品和攝影設備也下降了10.9%。
這些下跌幅度較大的商品不僅支撐著整個香港零售業,也是內地游客在香港購物時最喜歡購買的產品。
“截至目前,可以確定香港2015年全年零售額將至少下降3%。”香港零售協會主席Thomson Chen Wai-huang說。
當然,香港并未放棄振興旅游業。而香港旅游發展局則從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底,花費近1000萬港元加強海外推廣。香港迪士尼樂園也從2015年11月開始連續在淘寶網首頁做廣告,兩日門票以及住宿價格降到歷史最低。此外,香港特區政府也宣布,會額外撥款500萬港元予旅發局加強推廣宣傳,引導消費者選擇優質誠信的旅游產品,讓內地旅客感受到來香港的真正旅游體驗,重塑香港“好客之都”的形象。
零售額下降帶動了相關公司的股票出現持續下跌。手表零售商亨得利集團有限公司下降近2.8%,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銷售額下跌了1.6%,周生生珠寶銷量下跌1.7%。六福珠寶最新公布的半年報顯示,集團收入69.6億港元,同比下降7.7%;凈利4.6億港元,同比減少42.4%。六福集團稱,內地旅客仍為香港零售業務的主要客群,然而消費者在假期,尤其長假期轉往日、韓等其他地區消費,加上內地、香港宏觀經濟不景氣,奢侈品市場形勢嚴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