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短板需商業地產彌補
RET睿意德數據顯示,英國瑪莎百貨近期稱將在今年關閉上海5家門店,沃爾瑪2014年已關閉二十余家店,而整個2014年大型連鎖百貨關店的有26家。世邦魏理仕提供的數據顯示,2014年在亞太區有開設40家以上門店計劃的零售商比例縮減至5%。
似乎電商對傳統商業沖擊很大。不過,亞洲購物中心協會副主席郭增利直言,“都在說電商沖擊實體商業,其實即使沒有電商,中國商業也無法高枕無憂。我們的產業模式和市場規則都還沒有建立。”
在2014成都商業地產峰會上,他告訴記者,中國零售商業需要梳理商業模式,回歸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的本質。獲得一時之利不難,但持續得到消費者支持,必須隨時以用戶體驗為中心,創造更好的價值感和體驗感。
浙江大學特聘講師、電商總裁班講師毛文冽也透露,電商只是表面光鮮,2014年“雙十一”淘寶賣了571億元,但無法統計多少商家是賺錢的,其實目前中國電商盈利率低于1%。電商2.0時代的玩法,已經不是讓電商更賺錢,而是讓線上和線下更完美地結合。
此前記者在和一些社區O2O的交流中,感受到阻礙他們發展的最大問題正是線下服務能力薄弱,無法在第一時間提供優質服務,這使得線上平臺不斷流失忠實客戶。
世茂集團商管公司總經理吳艷芬的體會,進一步戳中了電商的“痛點”。她說,很多買家在淘寶上投訴,就是因為他們在購物中遇到問題后沒有人幫他們解決。但在線下商場,品牌能夠得到保障,售后服務也能得到很好的處理,這是電商始終不能解決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