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陣地轉移 澳門成大亨?
經營著愛彼、IWC 萬國表及歐米茄的奢侈表行喜運佳將把澳門店鋪的數量翻番,同時關閉香港的兩家門店——這個決定意味著喜運佳在澳門至少要新開 9 間新店,也讓香港零售業更顯積重難返。
香港的零售業整體不景氣
香港變安靜了,這話題這并不新鮮。連續 9 個月走低的游客量,跌至 17 年來最低值的 2 月份零售額,以及即便五一期間都下跌過半的團體游數量……曾經的購物天堂如今卻連 iPhone 都賣不出去,根據蘋果公司截止到 3 月 30 日的第一季度財報,中國區銷售額下跌 26%,而下跌大多反映在香港。Burberry 集團香港區銷售額也連續三季度下跌 20%,周大福珠寶集團、莎莎化妝品公司等銷售額均呈頹勢。
2003 年開放的“內地自由行”為香港帶去了大量的內地游客,也帶去了蓬勃的消費。因為在香港出售的奢侈品比內地便宜 40% 左右,繁華街段的 Louis Vuitton、Chanel 門前碼起了不間斷的長長的隊伍。
這場景自去年以來就不常有了。2015 年 8 月,法國奢侈品集團 LVMH 旗下的泰格豪雅(TAG Heuer)宣布關閉位于香港銅鑼灣羅素街的店鋪。這塊多米諾骨牌倒下后,美國輕奢品牌 Coach 關閉了旗艦店,Burberry 削減了太古廣場旗艦店的面積,Prada、Gucci、Chanel 等品牌商品臨近圣誕節低至五折,甚至無限期促銷,都沒能挽回零售的疲態和日漸稀薄的人流。根據港媒報道,2015 年的圣誕期間,內地旅行團比往年減少了 25%,由 400 個旅行團降至 200-300 個左右。
簽證政策放寬,出國變得更容易
事實上,日本和韓國已經成為內地游客的新寵——較之日本和韓國的奢侈品售價,香港已經不算有吸引力。與此同時,全球旅游城市紛紛放寬簽證制度來吸引中國游客,只有持深圳戶口的居民才可一周內多次入港的制度顯得頗為繁瑣。
香港 Gucci 門店
香港政府在挽救,但島內的硬件條件和服務業困境卻剝落而出。對于環境要求更高的內地中產階級,香港博回新鮮感仍需時日。“香港一直依賴于中國游客來購物,而對建設新的目的地景點方面,投資和經驗都不足。” CLSA 證券分析師 Mariana Kou 說:“香港需要轉變成一個更富多樣化的旅游目的地。”
在澳門,“男士們大輸后,會在內疚的情緒下給太太買一只手袋”
2015年,奢侈品新店在澳門不斷開出,而且規模都不小。Tom Ford的亞洲最大精品店在新濠影匯開出,Burberry的新店也在新河時尚匯開業。在這樣的情形下仍舊吸引來奢侈品牌開店,也許是因為一衣帶水的澳門的處境沒有香港這么局限。
澳門壹號廣場、威尼斯人-大運河購物中心和永利名店街等繁華的奢侈品消費區域,如今仍保持著相對符合市場規律的流量和形勢。根據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 5 月 1 日公布的數據,澳門博彩 4 月份的毛收入為 173.4 億澳門元,下跌的 3.5% 較市場預期的兩位數而言樂觀不少,也比 3 月份 16.3% 的下滑幅度明顯收窄。
奢侈品市場的穩定離不開澳門的賭場生意。拜訪澳門的游客和香港不同,他們大多是來自廣東和浙江的男性商人,并非消費手袋腕表的常規客源,但賭博行為所帶來的附加消費不容小覷。
澳門的購物中心如威尼斯人,擁有超過330間的國際名店
里昂證券的奢侈品分析師 Aaron Fischer 曾說,男士們大輸之后,會在內疚的情緒下給太太買一只手袋平衡,有的人則會選擇買奢侈的首飾來轉運。正如拉斯維加斯在博彩滑落時、購物成為主要收入來源一樣,周大福總經理黃紹基曾經表示,在香港股市大跌的時候“往往生意會好”,也許是因為大輸后的人會情愿買下自己一直想要的東西。而事實上,自2010年起,周大福在澳門的銷售增長速度一直高過香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