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男“穿金戴銀” 玩趣心態的象征
來自英格蘭的托德斯,是造型師,也是歐洲街拍中的人氣型男。他如此頗受追捧來源于其本人對于男性珠寶佩戴的獨特審美,以及通過珠寶細節點亮全身的深厚功力。托德斯估計自己每年在購買“男士專用”的戒指、項鏈、手鐲和其他各色首飾上的花費多達5000美元。他認為,男士佩戴首飾要比女士更有魅力,可以給人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托德斯的時尚珠寶博客讓不少愛美男士深陷其中,并激起了他們想要擁有一件屬于自己珠寶的狂熱愿望。其實,對于男人世界的珠寶這件事,意味著只要擁有那么一點高品質的審美,愿意為此花費一些并不算昂貴的財富,便可滿足新時代男人關于玩趣和獵奇的種種猜想。
型男珠寶市場崛起
據從事市場數據調研分析的歐睿國際公司估計,今年,700美元以上的男用首飾銷售額大約將增長9.9%,達到前所未有的25.4億美元。如今中國已經超越美國、英國,躋身世界第一大男性首飾市場,今年,中國將擴大其作為高檔男性珠寶首飾頭號市場的優勢地位,男性珠寶市場的銷量將達到5.707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14%。相較于歐美國家,中國的新富階層呈現出年輕化的態勢,他們一如既往地喜愛黃金這種永久保值的貴金屬,并對卡地亞(Cartier)、寶格麗(Bulgari)和萬寶龍(Montblanc)這些奢侈品牌的珠寶興趣濃厚。看到了如此商機的意大利珠寶公司波米雷特(Pomellato)的首席執行官安德烈亞•莫蘭特說:“太平洋周邊地區對男性首飾的需求都會顯著增長,我們必須對此做好準備。”
與此同時,作為珠寶市場的主要消費群,越來越多的女性傾向于為她們的男性朋友購置男士專屬的珠寶禮品。MVI研究中心最新的調查顯示,在2000名受訪女性中,有72%以上的受訪者希望她們的伴侶佩戴珠寶首飾,如戒指、項鏈、手鐲或袖扣等。
權力和地位的象征
倘若將佩戴珠寶這件事追根溯源,它們最早可是男性的囊中之物。古埃及已經開掘的墓葬遺址中顯示,那些遠古的手工匠人很早就有制造珠寶等奢侈品的技術,這些金銀首飾大多供宮廷中的男性貴族享用。
在古代羅馬,佩戴珠寶的男性被打上了尊貴、財富烙印的同時,也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時尚力量。伴隨著羅馬帝國版圖的擴張,男性佩戴珠寶的風潮也向歐洲皇室蔓延,鑲嵌了鉆石的項鏈、精心雕琢的手鐲以及戒指都是男性熱衷把玩的飾物。路威酩軒(LVMH)集團負責手表珠寶飾品業務長達10年之久的前主管菲利普•帕斯卡爾舉例說:“珠寶首飾是權力的象征。當年英格蘭和法蘭西國王佩戴的珠寶首飾比國際影后伊麗莎白•泰勒戴的要大得多。”
這類象征著財富、地位和陽剛之氣的奢華珠寶漸漸為女性所獨享。當它們再次回到男性手中時,歷史的車輪早已向前行駛了好幾個世紀。如今,男士珠寶享用者的范圍也在無限擴大中。歐睿公司奢侈品市場研究部的負責人弗魯爾•羅伯茨說:“珠寶首飾過去曾是與同性戀男性和偽娘(喜歡女性打扮的男人的稱呼)相提并論的東西,而現在男人佩戴珠寶首飾卻已盛極一時,而且這些人絕不會被視為特立獨行的另類。”
如今的男士珠寶不但讓衣櫥不再局限于簡單的服飾,還為男人的打扮增加了個性與品位。珠寶設計師周穎說:“時尚珠寶品牌紛紛將圖騰元素、厚重感造型的設計元素融入鉆石、金銀飾品中。除了在設計造型上大膽百變,更加入了蜜蠟、寶石、水晶等以前被認為是女性時尚的新材質,通過粗獷的設計線條和精巧的做工,讓男士珠寶顯出別樣韻味。”
“純爺們”的飾品
時尚型男 、商務型男、運動型男……在多元文化所營造的審美環境下,這些被冠以型男稱呼的男性試圖從珠寶中尋找意義、表達自我,他們的審美趣味也開始變得更為溫和、優雅,及至華麗。與此同時,男用袖扣、戒指、手鐲等領域也被各大奢侈品牌所看重。
手腕的地位日益顯著,男士袖扣再次回到流行前線。記者從品牌方了解到,登喜路(Dunhill)的珠寶匠和工藝師正致力于結合精美的寶石與貴金屬,在男人的袖扣上創作出精致且充滿陽剛味道的珠寶。他們于2010年春夏推出的手工純銀鯊魚袖扣(Shark Cufflinks)已經成為紳士衣櫥中的完美配飾。
一直被視為婚后男人飾物的戒指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并成為很多未婚男性的新寵。寶格麗、卡地亞等老字號的珠寶品牌越來越熱衷于男戒領域的精雕細琢,并嘗試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藝術深度融合,創作出前所未有的魅力之作。
男人“穿金戴銀”的興趣讓許多時尚品牌聞風而動,紛紛推出專門為“爺們兒”打造的手鐲。CK推出了2011年男性飾品主打款——ck division方塊系列。該系列以頂級316L亮面不銹鋼材質與高科技黑色釉彩材質打造,男性風格十足,有項鏈、戒指、手鐲產品可供選擇。而在今年喬治•杰生(Georg Jensen)、施華洛世奇(Swarovski)和萬寶龍(Montblanc)所推出的男士珠寶配飾系列中,手鐲的設計越發豐富,特別是萬寶龍全新設計的純銀系列編織手鐲更顯華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