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時裝周空前浩大
作秀的品牌還分是在官方時間表上還是非官方時間表,區別就是如果不在官方時間表上,請媒體和買手就要靠品牌自身的吸引力了。一天近二十場秀,還都在不同地點,沒有分身術就只能做選擇。
服裝品牌有條件作秀的大多選擇作秀,配飾和鞋子品牌則選擇在時裝周期間租個場地辦靜態展示,比如Bally、Jimmy Choo等,當然這些品牌也是大品牌。如果品牌的公司在米蘭或巴黎或有展示廳的,就在自己公司展示新品。比如計劃在米蘭上市的Brunello Cucinelli就在米蘭時裝周第一天在公司展示新一季開發的1000款單品。
小品牌如果想接生意往往會參加時裝周期間的Trade Show貿易展。米蘭和巴黎時裝周期間的貿易展非常多,多到有些安排不過來時間一一去看,還好各個展會定位都有差異,買手可以見縫插針的去選貨。
這次去米蘭和巴黎時裝周期間我也專門去各個展會看了一圈,在這里介紹一下,方便以后大家前去。
米蘭女裝周期間的貿易展有五個:MI Milano Pret a Porter、White、Cloudnine、Neozone、Touch!。我去了后面四個,原因是后面四個在一個區域舉辦。Cloudnine、Neozone、Touch!三個都是由組織佛羅倫薩男裝展的Pitti操辦,Touch!是優雅女裝,Neozone是休閑女裝、Cloudnine是前衛女裝。White展會的創辦時間并不長,但發展很快,口碑也不錯。這次White請了Uma Wang去米蘭作秀,White還要把品牌帶到中國參加北京的CHIC中國國際服裝博覽會。
巴黎女裝周期間貿易展有十個之多,其中Premiere Classe、Atmosphere‘s、Paris Sur Mode Atelier和The Box都由WSN操辦,前三個放在一起在杜伊勒里花園邊臨時搭建的帳篷里舉辦,Premiere Classe和The Box以配件品牌為主,曾在上海時裝周作秀的Lina Ma參加了Premiere Classe,Atmosphere‘s和Paris Sur Mode Atelier則是女裝,一個前衛一些,一個優雅成熟一些。
Tranoi展會在巴黎市區有三個展館,主辦方希望方便四處奔波看秀的買手能就近看展。我去了其中兩個,一個在香榭麗舍大街,還有一個放在盧浮宮的地下廣場,那里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當然,三個展館的品牌是完全不同的,品牌參展選擇哪個展館就非常講究了。Vendome Luxury展也是這樣,這個舉辦十年的展會在旺多姆租下三個五星級酒店的地方舉辦展會。我都去了一下,看見上海的Mary Ching,在倫敦創立品牌的Star Hu和在巴黎創立設計師品牌的GAOWEI+XINZHAN。Mary Ching是第二次參加這個展會,她認為這是巴黎最適合自己品牌定位的展會。GAOWEI+XINZHAN的高巍說Vendome Luxury展的參展費用是巴黎這些展會中最貴的,差不多要10萬人民幣左右,效果肯定有但接單還要看品牌自己,還有一些運氣。
(Capsule) Paris Womens展在一個舊車庫舉辦,那里前兩天剛舉辦了Gareth Pugh的秀,可見在時裝周期間巴黎市區的場地是如何的緊張。這個展會以街頭裝為主,李維斯的高端線Levis Vintage Clothing也參加了這個展會,可見品牌大也不一定都要自己辦活動。
另外還有Memy Mode、Zip Zone Paris和Designers & Agents Paris三個展會,其中D&A都是美國品牌,這三個展都比較小,如果沒有什么目標,大概五分鐘就逛完了。
除了展會,米蘭和巴黎還有許多多品牌Showroom,這些Showroom其實功能就像一個貿易公司,只是在推廣以后未必參與到訂單過程中。Showroom當然也都是有專長或定位,他們也可能會有不少自己獨家代理的品牌。比如Massimo Bonini就代理了十幾個設計師品牌的鞋子,現在這間Showroom公司已經拓展到零售領域,去年在香港利園開設了一家店鋪。
此外還要說到國家或地區在這方面的支持力度,倫敦時裝周在四大時裝周中最不受重視,英國方面就四處出擊,在巴黎時裝周期間就有London Show Rooms、On|Off、Vauxhall Fashion Scout都多個團體帶英國設計師品牌到巴黎展示。此外,英國紡織服裝協會還專門印制了Brits in Paris地圖,將所有在巴黎參加貿易展、有自己Show Room或加入某多品牌Showroom展示的英國品牌匯總在一張宣傳資料上,方便需要采購英國設計師品牌的買手。在英國創立品牌的YANG DU參加了On|Off自然也在地圖上出現。
巴西在這方面也很花心思,我在好幾個展會看到Brazil in Paris的Logo。澳大利亞、佛羅倫薩、比利時等也有固定的Showroom在巴黎吸引買手。當然,咱們中國服裝協會也與法新時尚在巴黎連續舉辦了多次China in Paris的酒會,周大福和K11則帶了兩位設計師舉辦了展覽。如果將來能進一步延伸到貿易領域,相信會有更多本土設計師品牌參與進來。
不過,前提是中國有出現更多買手型零售店或百貨公司,至少我在展會上沒看到幾個中國面孔。用數字來證明吧,WSN的四個展會有16908買手參觀,法國6852人,其他歐洲國家5694人,美國926人,日本2102人,中國248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