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衫企業增加效益的新技術
為使羊絨資源更為有效地利用,以提升羊絨資源的科技含量,內蒙古鹿王羊絨有限公司在對現有分梳設備的進行技術改造的同時,重新規范了擋車工的操作,并加強車間環境溫濕度的控制,在山羊絨的生產加工過程中,減少纖維的損傷,提高分梳山羊絨的出成率,進而降低了企業原料成本,增加了效益。
受到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以及國內山羊絨加工競爭加劇,目前國內外山羊絨資源緊缺,優質白山羊絨更是價高貨缺,加之國家為了保持生態平衡,“限制山羊自然放牧,逐步實施圈養措施”的效果已凸顯,山羊絨的產量及質量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如何在山羊絨的生產加工過程中,減少纖維的損傷,提高分梳山羊絨的出成率,就顯得尤為重要。經過反復的試驗和研究,我們對分梳設備進行了技術改造,同時重新規范了擋車工的操作,并加強車間環境溫濕度的控制,使之既能提高分梳山羊絨的出成率,又能減少纖維的損傷。
1.分梳設備開松、梳理和去粗部分工藝流程
傳統的分梳設備大多采用的是六羅拉分梳機,其開松、梳理和去粗部分工藝流程是:喂入羅拉→刺輥(風輪轉移)→喂入羅拉→刺輥(風輪轉移)→喂入羅拉→刺輥(風輪轉移)→喂入羅拉→刺輥(風輪轉移)→喂入羅拉→刺輥(風輪轉移)→喂入羅拉→刺輥(風輪轉移)→狀態梳理,它采用多組式喂入,多組甩粗,逐步去除不同形態的粗毛。傳統的設備雖然去粗效果較好,但對纖維損傷嚴重,而且提取率也不夠理想。其分梳效果已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因而我們對其開松、梳理和去粗部分進行了技術改造,特別是把風輪轉移改為斬刀剝取,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1.1開松部分
開松部分的工藝流程為:喂入羅拉→開毛輥→胸錫林與工作輥開松區→道夫→斬刀剝取。
1.2梳理和去粗部分(共計七組)
梳理和去粗部分的工藝流程為:喂入羅拉→刺輥→轉移輥→道夫→斬刀剝取。
改造后分梳山羊絨開松、梳理和去粗部分流程示意圖見圖1。
圖1改造后分梳山羊絨開松、梳理和去粗部分示意圖
2.開松、梳理和去粗部分工藝參數設計
本著減少纖維損傷,提高分梳后的出成率,以“低速度、小隔距”的設計思路,經過多次試驗對比,最終確定了針布的選型、隔距的選用、速度的設定等。已達到根據不同地區的原料和對出絨產品的質量要求,通過工藝參數優化、提高提取率和產量,并盡可能地減少落物中的含絨量。
2.1針布選型
針布規格選型見表1。
表1針布選型{page_break}
2.2隔距
第一組隔距見表2。
表2第一組隔距
第二組~第七組隔距見表3。
表3第二組~第七組隔距
2.3各部位轉速
各部位轉速見表4。
表4各部位轉速
3.規范操作工的操作
在分梳生產過程中,隨時都有落物產生,要求對落物及時合理地回用。在操作過程中,要求操作工勤掏落物,按照4∶6的比例及時回用,保證混合均勻,既保證了產品質量的持續穩定,又保證了提取率。
4.溫濕度的控制
車間的溫濕度對山羊絨的分梳效果的影響很大,試驗證明,溫度控制在(20±2)℃,濕度(80±2)%,分梳效果比較理想。因此在生產過程中,要求加強對空調運行狀態的檢查,以確保分梳生產的順利進行。
溫濕度偏高,在梳理過程中易導致纏輥,不出絨。而溫濕度偏低,則容易產生靜電,導致毛粒增多,甩粗不好,損傷纖維。
5.試驗結果
選用內蒙羊絨進行試驗,試驗結果為,提取率由改造前的9.25%提高到改造后的9.45%。
6.小結
面對原料價格日益上漲的嚴峻局面,在山羊絨的分梳生產過程中通過對分梳設備的技術改造,對生產工藝的科學合理制定,以提高分梳山羊絨的出成率,進而降低企業成本,增加效益雖是一個長久研究的課題,也是羊絨企業控制成本的關鍵所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