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品牌利潤率越來越薄 亟須精耕細作
去年頻頻上演關店潮的運動品牌企業,今年仍將難關重重。據報道,特步首席財務官何睿博表示,特步在去年關閉了80多家店鋪,今年擬再關閉100家至200家。
在門店不斷關閉的同時,相關訂單也在下滑。有報道稱,2013年一季度的訂貨數據并不理想,安踏、特步等品牌都有20%左右的下降。匹克也表示,公司2013年第二季度訂貨訂單總額與2012年同季相比出現20%至30%的下降。
本土運動品牌去年以來的市場“嚴冬”仍在延續,一些品牌已經陷入市場增長困局。原因何在?有業內專家分析指出,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我國宏觀經濟受到影響,而體育用品行業經過近10年的快速發展,也進入行業調整階段。這兩個周期疊加,造成了目前的困難局面。
筆者認為,同質化的產品、有限的國內市場也是重要原因。
在過去幾年里,本土體育用品行業經歷了一個“跑馬圈地”式的擴張過程,許多本土體育品牌在二、三線城市大量開設門店,并通過低價優勢迅速擴張市場。但細心觀察不難發現,一些企業在這種粗放式的擴張過程當中,并不注重品牌特質的開發,以至于同行業各企業間的產品組合、服務消費群體等存在同質化現象,一些知名品牌的產品和定位相似度高得驚人,款式沒有個性。而行業間同質化競爭的結果,就是商家的利潤率越來越薄,只能依靠低廉的價格進行競爭,到頭來落了個“賠本賺吆喝”。
如何把握行業契機沖出困境,是擺在各品牌面前的重要課題。體育品牌要想贏得市場,“跑馬圈地”式的發展戰略應該轉向“精耕細作”,這就需要企業在市場低谷中冷靜下來,積極調整經營戰略、運營管理和商品品類,將產品創新和差異化競爭落到實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