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回應出售中國服裝 恒天棄殼“甩包袱”
“鍍金”不成,中國服裝的接盤者變成一家復合肥企業。
日前,恒天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國服裝拋出新的重組方案,即擬以公司的全部資產及負債(包括或有負債)與湖北洋豐股份公司控股的新洋豐肥業100%股權進行等值資產置換。并通過增發3.37億股,募資不超過3億元,用于補充公司主營業務發展所需流動資金,及提高此次重組的整合績效。
而交易完成后,洋豐股份將持有公司45.5%的股權,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公司的主營業務也將由紡織印染和紡織品貿易轉變為磷復肥的產銷。
“中國服裝長期虧損,越來越無法滿足上市公司的要求,我們通過長期努力,但仍然沒有很大成效。”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中國恒天集團董事長張杰坦言,集團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接盤者。
恒天的主營業務中的核心業務已變身為盈利能力更強的重型汽車和工程機械行業,一分析人士指出,長期處在盈虧平衡點徘徊的紡織業,已成其包袱,“如果能擺脫,對集團整體發展思路是有益的。”
艱難重組
中國服裝的大股東,幾經更迭。
1999年,中國服裝正式掛牌上市,總股本為2.58億股,總資產曾達到過20億元。恒天集團以51.01%的持股比例,擔綱控股股東。
2007年,隨著集團業務調整,恒天以1.25億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6428.5 萬股國有法人股,轉讓給港資企業漢帛(中國)有限公司,后者持股29.90%,躍升為第一大股東,中國服裝的控股權易位。
“對比恒天集團其他業務,中國服裝的規模并不突出。”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其主營業務是貿易和紡織,行業地位相對不明顯,這讓恒天集團對這家企業的重視度一般,這也是當時恒天將其轉手的另一個原因。
漢帛接盤后也曾對中國服裝寄予厚望。彼時,漢麻作為一種新型流行材料,正在全球以3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著,漢帛將漢麻類資產全部置入中國服裝,并由后者獨立拓展漢麻業務。
不料,這一算盤卻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落了空。公司歷年年報顯示,2007年,公司凈利潤602.17萬元,但2008年和2009年開始陡虧,凈利潤虧損4777.59萬元和4861.06萬元。
而此時作為服裝企業的控股股東自身也難保,無奈之下,2010年,漢帛“退位”,將持有的已被更名為*ST中服的3882萬股轉讓給中國服裝第三大股東深圳市西泉泛東投資有限公司,占總股本的15.04%。
這種局面讓當時的第二大股東恒天集團被動上位,再次變為中國服裝第一大股東。
恒天轉型
恒天集團重新掌舵后的中國服裝,暫時被保住了殼。
“當時,恒天將虧損的北安、杭州中服、杭州百紛等公司進行了股權轉讓,同時,還增加了農產品、礦產品、目測等經營范圍。”上述分析人士指出,而公司還在內控方面嚴格控制。
張杰也指出,公司為了保住中國服裝的殼子,曾經做過多番努力。
這些措施讓中國服裝暫時脫離退市危險,當年,凈利潤達到2359.67萬元,“以十分艱難的方式,中國服裝扭虧并被摘帽。”
但恒天轉手中國服裝的思路未變,早在初接盤時,恒天集團就曾公開表示,不排除在未來1年內對中國服裝進行重組。
與此同時,紡織服裝業的景氣度依然。公司2012年年報顯示,期內營業收入15.65億元,同比下降11.82%,凈利潤為虧損4417.47萬元。
恒天集團加快“賣盤”的步驟,而集團也加速轉型。張杰表示,集團立志做“中國的豐田”,公司逐步將汽車業務作為今后的主營方向。
“恒天下轄6個境內外的殼資源,中國服裝顯得猶如‘雞肋’。”上述分析人士指出,雖然殼資源很寶貴,但保殼難度大,耗精力,若有合適的接手者,對買賣雙方都是有益的。
張杰也坦言,集團的上市公司比較多,但目前沒有相對優質的資產注入到中國服裝中去,只能賣掉。
洋豐接盤
抱著這一思路,恒天集團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接盤者。
2011年5月31日,中國服裝宣布停牌重組。而其合作方,正是業績向好的龍川金礦。此后,公司先后公布了4次重組,1次停牌延期至7月29日,但令人遺憾的是,最終合作還是“流產”了。
龍川金礦法定代表人楊志華對當時媒體的解釋是,公司本來擬向中國服裝置換進70多噸黃金,分布廣泛,但因工作量太大,無法在7月29日的計劃期限內完成對公司全部資源量確認。此外,從雙方接觸時,到方案還未談定期間,中國服裝的股價上漲約3倍,這也給龍川的接手帶來了資金上的壓力,故只能中止重組。
張杰也坦言,“確實如此,作為涉礦企業,有關部門的要求十分嚴格。”
不過,也有未經證實的消息指出,當時雙方談判時,龍川金礦只需要資產置換一個完全干凈的殼資源,但恒天集團的想法是,除了重組后,還希望能獲得一部分股權,分享重組后的收益,雙方無法達成共識。
此番的波折并未讓恒天集團放棄轉讓中國服裝的想法。經過一年多的尋覓后,中國服裝的接盤者,從廣西轉移到了湖北。
恒天集團此番擬合作的對象,為國內復合肥行業排名靠前的重點企業,即湖北洋豐股份有限公司,而其資產置換方面的任務,由旗下子公司湖北洋豐肥業接手。
“這是湖北省一直重點培育的擬上市企業。”湖北一知情人士透露,其雖然是一家民營企業,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資產規模在業內排名靠前,在湖北省也屬重點企業,公司一直在尋找上市機會。
公開資料也顯示,2010到2012年間,新洋豐肥業凈利潤分別達到3.82億、4.76億、3.71億元。
“資產優良,盈利能力強,但公司主營業務為磷肥、復混(合)肥等,在環保方面卻一直難以通過證監會的審批。”上述人士指出,這也基本堵死了公司IPO之路,其只能退而尋求借殼上市。而中國服裝屬于國企殼資源,相對干凈,重組難度低,這也是新洋豐選擇中國服裝的重要原因。
而張杰也指出,這家公司屬于農業企業,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行業,其盈利能力和市值都符合投資者的條件,公司經過調研認為,其業績能支撐每股利潤等硬指標,“而經人引薦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雙方就確定了合作協議。”
而中國服裝最新公告也透露,目前,相關審計、評估工作已初步完成,進入資產評估報告備案以及控股股東內部審議程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