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中國市場發展新動向:向細分市場滲透
在中國已經擁有149家門店的國際快時尚巨頭H&M似乎并不滿足于既有的擴張方式,向細分市場滲透正成為它在中國發展的新方向。
以往H&M展現給中國消費者的僅是綜合店模式,女裝、男裝、童裝、鞋類及配飾等多品類集合在同店售賣,但從現在起,這種模式已經發生改變。繼去年H&M在中國推出COS品牌專營店、高端系列&Other stories以及拋出了子品牌Monki后,近日,H&M還開啟了單獨的童裝店和中國首家男裝店,加速向細分市場進軍。
昨日,H&M中國總部相關人士對記者說:“目前這只是一種嘗試,是否會在將來開設更多的細分店鋪,還要看這種模式的效果和總部的規劃。”
“作為自創品牌,H&M有能力向細分店鋪延伸。”上海正見品牌管理創始人崔洪波對記者說,這種戰略趨勢更值得關注,中國市場已被H&M規劃為最具競爭力的市場。
除了在開店模式上有所變化,在市場選擇上,H&M顯然也并不滿足于在一線城市生根開花,反而將更大的希望寄托在二三線城市。據H&M方面提供給記者的數據,截至今年8月1日,除了香港和北上廣深之外的二三線城市門店數已占到中國門店總數的63.76%。
雖然中國零售市場消費力已出現疲軟態勢,但H&M今年的開店步伐依然不減,總數將超過去年的45家。
為何當其他快時尚品牌逐步放緩跑馬圈地腳步的同時,H&M在中國擴張的熱度依然不減?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這與二三城市,尤其是購物中心給予這幾家快時尚龍頭品牌的優惠政策密不可分,比如免租、低租、提供一些補貼等等,讓H&M能夠通過較低的門檻占領渠道先機,在中小城市這種優勢顯得更為明顯。
當然,通過規模擴張尋增量或許也是H&M應對全球整體業績下滑的途徑。H&M集團發布的最新業績報告顯示,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期間,H&M集團凈利同比減少了11.9%,同店銷售下降4%。
不過,相比而言,不論是開店規模還是業績,H&M始終遜色于競爭對手ZARA。ZARA品牌擁有者Inditex公司在2006年就成功取代H&M成為歐洲最大的服裝銷售商,并且過去三年的銷售增長也超過了H&M。目前,ZARA已在中國市場擁有406家店鋪,而H&M只有149家。
就在本月,H&M在美國正式開通在線銷售平臺,這個一拖再拖的電商執行力也讓H&M在網絡零售市場失去了很多機會,遠遠落后于ZARA。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