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峰作秀哲學 沿襲和懸念同在
看了這么多年NE·TIGER的時裝周開幕大秀,看著那些充滿符號化的華服,每一次我都在問自己:張志峰在干什么?他憑著一己之力,到底能夠在浩瀚的中國服飾文化的歷史長河中采擷到多少精華?他的設計是漸行漸近,還是漸行漸遠?
直到看了今天這場“明·禮”,我才好像真正讀懂了張志峰。其實,早在一年以前,一直關注NE·TIGER的人就知道今天這場秀一定是以大明為主題。當然,直到本季時裝周開場,人們才了解到NE·TIGER開幕秀的另一個關鍵字——“禮”。
這就是張志峰的作秀哲學,既有沿襲又有懸念。
沿襲的是:天然絲綢、五大國色、緙絲云錦、四大名繡、收腰曳尾以及各種中國元素的標志性繡花圖案。充分體現了NE·TIGER以禮為魂,以錦為材,以繡為工,以國色為體,以華服為標志的品牌素質。
懸念是:這次的主題“明·禮”,既象征明代,也寓意我們應弘揚中華民族的禮儀之德。現場渾厚優美的大提琴與現代特效電子音樂創意交融,幻化出尺八、古琴、編鐘、銅鼓等宮廷樂曲的交織和鳴,再加上華服翩翩,張志峰再次帶領觀眾向那輝煌的文明古國投去驚鴻一瞥,并意圖讓大家看到他多年營造的NE·TIGER華服的標志性、經典性、民族性、兼容性和現代性。
坦率地講,從NE·TIGER到中國國際時裝周作秀的那一年開始,我就一直在追蹤NE·TIGER,而他的每一場秀也都會讓我提前采訪,甚至獨家提前上版預熱。直到他開始了華服系列以后,盡管他的每一場秀我還都是座上賓,但我卻很少動筆了,我開始有了隱隱的擔憂,我一直對張志峰的那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喜憂參半,我一直擔心他所做的已經不是他一個品牌能夠勝任的事情,我一直在思考,他想要做的華服到底是什么?并不是一個NE·TIGER所能夠解答得了的問題。
當然,本季讓我恍然好像讀懂了張志峰,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當下中國文化的大環境。尤其是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以后,我好像看到了中國服飾的黃金時代即將到來。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對服裝一直有一種濃厚的情結。在逝去的歲月中,服裝承載了太多的記憶,在已經到來的21世紀,我們作為炎黃子孫怎樣向世界展示當代中國人的精神風貌,無疑服裝是一個很好的載體和一個絕佳的平臺,相信中華服飾的黃金時代也將伴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伐正在走進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中。
那么,張志峰心中的華服到底是什么呢?今季,張志峰告訴大家:“華服的本源在禮”。但一年又一年,人們看到張志峰心中的華服并不是某一個具象的符號,它應該是一件又一件的霓裳,一場又一場的時裝秀,一次又一次的心靈之約。
當然,張志峰深知中國的服飾文化太博大精深了,因而,他并不試圖做史記,他在寫詩,而且是史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