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校服審美到教育意識 伊頓紀德還原教育之美
從熱播劇《璀璨人生》的校園服飾,到領跑全國的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從第18屆大學生電影節的頒獎禮服到第十二屆全運會開幕式圣火點燃儀式禮服……這幾年,伊頓紀德被校服之外的領域跨界合作的報道從未間斷,伊頓紀德最初的理想“引領中國校園服飾變革,推動共同教育價值重建”的價值主張正在一點一滴的實現。
“我相信越來越多大眾節目、電視劇等的合作代表著國內校服真正從‘被動捆綁’成長為‘主動覺醒’的時代了。”一位伊頓紀德的員工如此向記者表示。
“面口袋”的校服硬傷讓伊頓紀德樹立“推動共同教育價值”的初衷
如果說服裝是一種文化,那么學生的服裝更是文化人的文化。隨著時代發展,生活質量提高,其實著裝最炫、最得體的本該是學生的校服。但當下,中小學生多數卻是穿著肥大的運動裝,背著沉重的雙肩包,往返于上下學的路上。這樣的衣著,曾使多少孩子倍感無奈又自卑呢?正是這一發現讓伊頓紀德這個有著理想主義的品牌堅定了做“校服”這一細分市場的決心。而這又不僅僅只是生意。
因為在伊頓紀德看來,校服設計是引導美的文化設計。不同年級有著相對應的文化課本,符合年齡的美術課程,但大眾卻因多種原因忘記了教孩子們穿衣打扮的審美追求。統一的“面口袋”運動校服不僅臃腫邋遢,難分性別,而且埋沒了孩子們純真、可愛的天性,同時也裹挾了青春對美的追求,捆綁了其天性中的審美熏陶與藝術培養。這也是導致很多學生在畢業后對著裝審美全無概念,前往面試或就職時,也不知該如何得體裝扮的大有人在。
正因如此,伊頓紀德建立了“引領中國校園服飾變革,推動共同教育價值重建”的價值主張,同時希望將校服與校園的地域地貌、建筑設計形態、文化藝術格調和環境生態品質等和諧整合,從而或顯性、或隱性地對學生發揮著儀教化和人文熏陶的作用。
伊頓紀德:培育中國校服市場,與校服意識同步怒放
伊頓紀德一直對設計師強調:要用學生的生理心態去體會,并思考如何將他們的審美意識、文化情感及精神層次等注入到校服設計中。伊頓認為服裝不僅僅代表穿著,也是生活方式的載體,它承擔對人類精神世界的傳達功能,表現著裝人的修養與審美。而校服面對著特定的模特,更需要展現學生的青春氣質與年輕美感。因此,好的校服其實是對學生審美方向的引導,是普世教育價值的重建。
而這一理念,顯然正被越來越多的中國學校、老師與家庭所接受。現如今,除了有眾多跨界合作外,伊頓紀德的服務范圍已覆蓋全國29個省份,100多個大中城市,近2000所學校,這無疑是對其理念的肯定,更是中國現代教育審美意識提升的最佳佐證。
這也正如伊頓紀德品牌所主張的一致:度身打造校園里流動的文化名片,以最美校園服飾傳遞教育內涵,潛移默化師生之精氣神,引領中國校園服飾變革,推動共同教育價值重建。
伊頓紀德在前進,中國現代教育的審美認知也在前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