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優衣庫、韓都衣舍解讀2016的大熱趨勢
新的一年2016年已經到來,服裝實體零售業已經邁上新的征程。接近年關,關于2016年行業發展的猜測眾說紛紜,大致看了一下,不外乎說了兩點:一是關店潮加劇,二是互聯網對實體店的影響加深、二胎引發童裝熱、凹凸凹老樹開新芽、跨境品牌來勢洶洶等。傳統服裝實體零售掙扎在關店生死線上,有聲音指責是“電商”搞壞了“店商”,把問題的矛頭單純的指向了馬云,天真的不要不要的。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第三季度同比增長6.9%,而上半年的增速為7%。瑞銀(UBS)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預計,明年增速將放緩至6.2%,2017年進一步降至5.8%。借用《自由與選擇》序言里的一句經典“我們遇到了敵人,敵人就是我們自己”,來形容現今實體零售業面臨的瓶頸最適合不過。經濟大環境呈現疲軟態勢,LV、古馳等世界奢侈品牌也扛不住了,收縮門店數量,甚至根據人民幣匯率跌幅調整價格。以優衣庫為首的快時尚品牌KM、H&M、ZARA等卻在2015年賺得盆滿缽滿,羨煞同行。迅銷董事長柳井正2015直接揚言:在中國每年新開100家店鋪。開店快不是證明品牌火的充分條件(比如美特斯邦威開店快,關店速度更快),但卻是證明企業經營成功的必要條件。
截至2015年上半年,優衣庫、H&M、ZARA、KM等十大快時尚巨頭在國內共開設新門店95家,這些品牌的中國門店總數已超過1200家,門店總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5.9%,下半年快時尚巨頭們的競爭愈演愈烈。這是經濟蕭條之下“平民時尚”的勝利,2016年擅長見風使陀的服裝實體零售業又將出現何種態勢呢?
{page_break}趨勢一:消費者對產品極其挑剔
世界每分每秒都在變化,信息爆炸、產品同質化讓消費者變得麻木,誰能激活消費者的需求,誰就能快速占領市場。由企業主導的供不應求市場反轉為消費者主導的市場,全球化進程的加速讓消費者極其挑剔,著重性價比。想要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只有深耕消費者需求一條道。
趨勢二:廉價贏得市場
毫不夸張的說,正是低價一手創造了淘寶帝國的輝煌。低價品牌典型代表英國primark,作為世界四大快消服裝零售巨頭,環北大西洋共計290家店鋪,全部商品定價不滿300元人民幣,以10塊錢的T恤讓H&M、ZARA、forever21等品牌顏面掃地。目前Primark尚未進駐中國,優衣庫、KM等品牌在華攻城略地,而這些品牌已經讓我們嘗到了快時尚的甜頭。
趨勢三:整體多元化,局部個性化
凡是能叫得出名稱的快時尚品牌,都有所倚重的產品映像,優衣庫主打基本款,KM主打北歐風,ZARA主打時裝,GAP主打美國生活裝,Forever21主打少女高街時尚……說到底還是細分市場,抓住不算小眾的大眾,做精做全做優質。千萬別把品牌做成一個大雜燴,這方面可以借鑒H&M,副線品牌Monki、Weekday、Cheap Monday等個性十足發展迅猛。
快時尚填滿當下消費者的購物欲望,傳統服裝實體零售應花精力研究如何降低庫存,降低成本,提高產品流轉率,線下生意做到足夠好了,哪有時間去眼饞電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