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義烏:6家內衣企業聯手參與國際競爭
團結就是力量。義烏6家無縫內衣織造的龍頭企業,正醞釀著把這句名言付諸實施。
對義烏企業來說,2009年注定不會輕松。面對全球金融危機仍不斷深化的趨勢,如何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是擺在義烏制造企業眼前的一道難題。
近日,義烏無縫內衣行業的6家龍頭企業——博尼、棒杰、怡婷、萬羽、超凡、伊彤,想到了一個大膽異常的對策——對各自企業進行資產重組,合并成立集團公司,強強聯手參與國際競爭。
全國最大的無縫內衣生產基地
始于20世紀末的無縫織造行業,在義烏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目前擁有百余家生產企業,擁有無縫內衣生產機器近6000臺,占國內織機的80%、世界織機的1/5,設備檔次最為先進,成為目前國內無縫內衣最大的生產基地。
據義烏市經濟發展局的統計資料顯示,鼎盛時期義烏無縫內衣行業的年產值可達30多億元,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80%、全球的15%。
義烏無縫內衣產業的興盛,也造就了一批龍頭企業。
像義烏無縫內衣協會會長單位浙江棒杰服飾有限公司,現有固定資產4.5億多元,員工900余人,意大利SANTONI無縫針織內衣機180余臺,各類縫紉設備200多臺,年產無縫內衣8000余萬件(套),產值超億元。
還有義烏博尼服飾有限公司,擁有縫制設備500余臺(套),意大利SANTONI全電子提花織造機60余臺(套),產品遠銷西班牙、意大利、德國、法國、荷蘭、美國、南非、巴拿馬等25個國家和地區。
危機面前義烏企業勇做吃螃蟹者
然而紅紅火火的外表,掩蓋不住的是義烏無縫內衣企業走到分水嶺面前的無奈和彷徨。
義烏無縫織造行業協會會長陶建偉介紹,義烏無縫內衣生產企業雖然眾多,但99%的企業為貼牌加工,多給國內知名企業的無縫內衣品牌貼牌生產,產品檔次低,缺乏高附加值。
隨著進入無縫內衣生產領域的義烏企業不斷增加,貼牌的經營模式越來越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導致同行間競相壓價,“殺敵三千,自損八百”。據說一套內衣,最便宜只賣到35元。
陶建偉說,現在不少國外企業紛紛轉向中國市場,尤其是一些高端品牌有意在中國建廠,本地企業靠單打獨斗遠遠缺乏競爭力,也沒有一個品牌能在國際上叫得響。
在時間上,義烏無縫內衣外貿出口多集中在下半年,出口商品以中、低檔為主,這恰恰也是去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開始的時間。經濟寒潮一波及,義烏多數無縫內衣企業主一籌莫展。
光靠零散經營,繼續固守現有陣地和生產經營模式,最后只會被拖垮和壓扁。于是在危機面前,義烏6家無縫內衣織造龍頭企業想到了聯合,做起了吃螃蟹者。
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航空母艦”
義烏無縫內衣行業的這一創新之舉已經引起義烏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金華市委常委、義烏市委書記吳蔚榮還就此進行了專題調研。
在調研中,陶建偉認為,歐美一些主流消費人群從商場走向超市,這就給義烏的中低端產品開拓市場、打響品牌帶來機遇。“其實,義烏很多產品成本低、質量好,對他們來說,全球市場變化帶來的機遇大于危機。”
義烏博尼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國軍說,這個設想最開始是由博尼和棒杰提出,隨后得到了其他4家企業的積極響應。
經過反復磋商,棒杰、博尼等6家龍頭企業認為只有合并重組,避免行業內部惡性競爭,整合資源一致對外,打造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母”,才有能力與之抗衡。他們對重組的前景也充滿期待和信心:“6家企業加起來的織機有800多臺,無論是生產能力,還是各方面的資源都大幅提升。經過三至五年發展,相信能與世界最強企業比肩。”
據悉,這6家無縫內衣的龍頭企業已經為合并重組做好了準備,一旦義烏市政府給出具體政策后,6家企業就將開始實質性的重組。
責任編輯:王曉楠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