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吃方便面” 同質化現象引人憂
大凡吃過方便面的人都有同感,那華美的包裝、精致的面條,開水一泡,確實給無暇做飯、奔簸在外的人士帶來方便。但是方便面只能暫時解決肚餓問題,若長期食之將導致人體攝入的營養不足。如果長時間依賴它,必然會使人營養不良,影響身體健康,這也是共識。許多人知道方便面的弊病,卻仍然食之,是因為它能快捷地供給人體熱量,短時的解決眼前急不可待的肚餓問題。肚子填滿了,營養問題以后再說。筆者忽然想到,目前鞋業界的一些現象,也好像是人在平時大吃方便面。
你看,有的鞋廠不注重增強設計素質和提高創新能力,熱衷于“方便食品”和“拿來主義”,仿制、照抄市場上熱賣的鞋款。他們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有的是看準哪個款好銷,便“照貓畫貓”考貝下來,連夜趕制快速上市;有的是買來一雙好賣的鞋,把鞋大卸八塊,將鞋幫放在紙上描劃出樣板,再草草地縮放出其它鞋碼,匆匆忙忙投產,為的是早上市早賺錢;還有的鞋廠水平高一些,會“照貓畫虎”。你那種款幫樣是圍子壓蓋,我給改成蓋壓圍子,以假亂真,以我的假改亂你的“正宗”,鞋子到了消費者面前,他們誰能分辨出誰在抄襲誰。
鞋業里的人熱衷于“吃方便面”,是因為能短時間受益,但所引出的負面效應卻成為影響鞋業正常發展的不利因素。舉一個例子:目前各地有一些鞋樣設計培訓班,辦班者在迎合著學員的要求,什么要求?會復制市場上流行的款式。有的學員說,我就是來學那種好賣的鞋款的設計方法。當然,學員的求成過急的心理可以理解。但關鍵是教育者應當引導學員增強創新意識,學習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讓他們知道吃別人嚼過的饃、讓別人牽著鼻子走的日子不好過。培訓班的教學目標決不應是教會一批鞋款抄襲者。再舉一個例子:有的地區鞋材市場里有鞋樣設計中心,專門做為小鞋廠提供鞋樣的業務。這些設計中心的鞋款仿制水平相當高,市場上流行的鞋款樣板這里有,而且價格偏宜。這里不僅有流行款的鞋幫紙樣板,還有配套的面料、底料、一條龍服務,保準你回去仿制順利。
如此嚴重的同質化現象,導致市場環境越來越惡劣。有的鞋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去研發,力求以全新的技術打造獨特的產品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卻被一些不勞而獲的鞋企卻肆無忌憚地攫取,然后將這些技術用在自己的產品上牟取暴利,而那些辛辛苦苦創造出技術成果的鞋企由于沒有申請知識產權保護,只能無可奈何地痛失潛心挖掘的優勢資源。
當然,在群雄逐鹿的產業競爭中,有的鞋企也開始意識到技術專利的重要性,只有真正擁有了自主生產研發的實力和多項實用型專利,才能區別于大多數企業的同質化競爭。從1995年開始,耐克公司每年拿出5000萬美元作為技術研發與產品開發費用,從生物力學、工程技術、工業設計、化學、生理學等多個角度對產品進行研究。李寧也緊隨其后,在美國的波特蘭、香港、北京等地都有研發中心。可見中國鞋企開始重視研發及創新。但是鞋企在創新時不應僅停留于款式與花色變化,或認為增加某些功能性特征就是研發了。現在制鞋是人體生物力學、人體工程學、骨骼醫學、高分子材料學、化學、環境科學、統計學、美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科技新產品。
而想擁有技術專利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發揮人才的作用。知識產權是人才的智力勞動成果,鞋企專利的獲得需要人才知對技術的深刻研究。
因此,鞋企不僅要提高質量,還要提高技術創新能力,重視人才引用,才能將“山寨”拒之門外。當然,知識產權的保護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來,政府非常重視企業專利工作,有效的調動了企業專利工作的積極性,促使企業不斷地開發出專利產品,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同時不斷提高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企業的專利管理工作也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軌道。許多企業的負責人都把專利工作擺上重要位置,企業內部“學專利、知專利、用專利”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運用專利知識保護技術創新成果已成為企業的一項基本功。
方便面給人提供短暫的熱量,卻不能給人體留下多少營養。鞋業企業生存和發展也需要熱量,但更需要的是增強全面的素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