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與傳媒介質的相互滲透
當植入式廣告在影視劇中“攻城掠地”之時,也悄然滲入到中國書業。人們不經意地發現,自己在閱讀一本書時也居然“被”廣告了,也許是某品牌的服裝成為書中女主角的最愛而反復出現,也許是某藥物在書中被再三提及,而原因便是商家為作者提供了贊助。
植入廣告進圖書始自巴爾扎克?
圖書植入廣告再次走入人們的視野。2008年的超級暢銷小說《藏地密碼6》中,主人公說:“我們可以在克羅地亞買一座小島,天氣晴好就穿著我們最喜歡的TTDOU一起駕船出海。”(第十三頁)。如果說服裝品牌踢踢兜在此時的植入還有些遮遮掩掩,那在2009年出版的《踢踢兜麗江之戀》一書中,全書從頭到尾都是植入廣告的影子。女主人公不再羞羞答答,直接就叫踢踢兜,男主人公叫點炕木,而他們的結合就是ttdou.com。
而在此前熱播電視劇小說《奮斗》的續集《奮斗烏托邦》中,某一國外服裝品牌成為女主人公、服裝設計師夏琳設計的對象。整個品牌貫穿小說始終,讓人過目難忘。據稱該書得到了贊助商300萬元的贊助費。當然,這300萬元不僅是植入式廣告的費用,還包括插頁和其他廣告費用。
有意思的是,我們所知道的最早的植入廣告并非影視,真正的鼻祖是圖書植入廣告。第一個植入式廣告便使服裝品牌通過圖書達到不小的宣傳效果。1849年巴爾扎克在寫《人間喜劇》時,為報答裁縫朋友布依松,就把這位裁縫的姓名、住址原封不動地寫進《人間喜劇》,并在書中將裁縫店描繪得頗受社會名流、達官貴人贊賞。許多小說讀者因此紛紛上門,布依松的生意大為興旺。
在這里,我們可以隱約看到服裝品牌植入廣告的兩種形式:在圖書作品的合適位置植入品牌,《奮斗烏托邦》的夏琳被描繪成一個服裝設計師,服裝品牌的出現便顯得合情合理;另一種則是直接贊助作者為品牌寫一個合適的故事,如世界最著名的珠寶生產商Bulgari就和英國著名作家費·維爾頓簽訂了一份合約,讓他寫一部小說來推廣Bulgari產品。
低成本的廣告發布途徑
服裝品牌和圖書植入式廣告的結合并非一場單純的文化聯姻。對廣告主來說businessisbusiness。美國植入式廣告領軍人物MarkBurnett曾將植入式廣告的低價具體闡釋為“以一抵五”規則,即一美元的營銷效果等同于五美元普通商業廣告的營銷效果。比如,摩托羅拉贊助《手機》據說才400多萬,而TCL手機單請金喜善做廣告的片酬就花了1000萬。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