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國棉紡織論壇:調整·轉移·發展
如何實現建設紡織強國的目標?論壇。
產業轉移:新疆風景獨好
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消費品司副司長王偉:
紡織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要由大向強,由追求產業鏈完整向價值鏈完整轉變。首先要加快創新,培育行業新的增長點,特別要注重開發高性能纖維,開發替代石油產品的生物質纖維,提高產品差別化率,提高產業用紡織品的比重。其次要優化產品結構,加強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提高質量效益,加強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第三要加強資源整合,提高設計能力,注重科技、時尚、文化的融合。第四要推進產業轉移,優化產業結構。最后要切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實現循環經濟發展。
“十二五”是紡織行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關鍵期,紡織行業面臨著不少的機遇,包括產業轉移的機遇。占我國紡織產業規模85%的東部沿海地區要素制約加劇,成本上漲較快,競爭優勢減弱,而中西部地區比較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發揮。推進紡織產業轉移,對推動紡織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促進紡織行業持續發展顯得尤為緊迫。工業和信息化部在7月發布了《關于推進紡織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要求東部地區通過兼并重組或新增投資等方式將紡紗、繅絲、織造、制品等部分制造環節轉移到具有一定產業基礎的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而將自身定位于發展紡織服裝高端制造業。10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還將召開紡織產業轉移工作會議。目前存在著落后產能、污染產能向中西部轉移的現象,所以推進產業轉移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要堅持高起點承接、有序承接的原則,最終達到優化區域產業結構的目的。
石河子市黨委副書記、八師師長、石河子市市長王平海:
八師石河子市是新疆重要的優質商品棉生產基地,年產優質細絨棉、中長絨棉和彩色棉35萬噸。近年來,八師石河子市黨委按照“發揮資源優勢,建設中西部地區棉紡織產業基地”的思路,先后引進了一批國內外知名的棉紡織企業,紡錠規模達到150萬錠,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裝備水平最好、規模最大的棉紡織產業基地。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了“支持新疆紡紗、織布、印染及服裝加工業發展,推進優質棉紗、棉布和棉紡織品加工基地建設”“繼續執行出疆棉紡運輸費用補貼”等支持政策,為新疆加快發展棉紡織產業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借助此次論壇的召開,八師石河子今后會更加注重棉紡織產業鏈向下游延伸,提高產品檔次和發展水平,提高行業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更加注重吸引大企業大集團集群化發展,努力把棉紡織產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石河子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孔石泉:
到2015年,石河子將進一步延伸和完善棉紡織產業鏈。紡織行業產值從2010年的91億元增加到2015的400億元,達到石河子棉花轉化率100%、棉紗轉化率65%、棉布轉化率35%的目標。“十二五”期間還將興建集紡織原料、紡織品、紡織機械及零配件、紡織助劑和現代物流為一體的中國西部輕紡城交易中心,成為面向內地和中亞、南亞、東歐國家的紡織品集散地。
阿克蘇地區經貿委副主任楊克林:
阿克蘇將以棉紡業為突破口,到2015年形成300萬錠的規模,就業人口6萬人,到2020年形成600萬錠產能,吸納20萬人就業。建成由東部向西部轉移的樣板基地。
華孚色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偉挺:
新疆自然資源非常豐富,而且資源成本較低,新疆是國內發展棉紡織業成本最低的地區,是承接產業轉移的最佳區域。但在新疆發展的難點是人力資源相對匱乏。因此,在新疆投資不能是低水平設備和技術的轉移,必須實現高起點、高效益。
{page_break}
浙江雄峰控股集團董事長何興榮:
新疆有豐富的棉花資源,煤電價格便宜,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但企業切不可盲目轉移,盲目上項目,要根據自己的銷售確定生產規模,更要注重建立銷售網絡。
調整方向:科技帶來精氣神
如意集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邱亞夫:
如意集團和韓國三星物產(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投資20億元的“如意紡”產業化項目昨天(9月12日)在石河子舉行了奠基儀式。開建的“如意紡”產業化項目,包括年產600萬米高檔精紡呢絨項目,配套年產150萬套高檔西服項目,年產3000萬米高檔色織布項目,配套1000萬件高檔免燙襯衫項目。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40億元,利稅9億元,解決近5000人的就業。石河子市政府和山東如意集團還共同設立了新疆如意超細羊毛科學研究院,利用生命科學和基因改良技術,培育中國超細毛羊。
意大利的面料賣22美元/米,如意的面料可以賣到1000美元/米。今年我帶著如意紡紗線出席在歐洲召開的一次高端會議時,歐美許多重要媒體都驚呼“如意紡不得了”。因為連大牌的杰尼亞都沒用過這樣高質量的紗線。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科技帶來了精氣神。
我國的高端企業要做好定位,建立品牌,創新科技,通過勤奮、智慧,再加上信心,就能站在國際最高端。對于中端企業,要開發差異化產品,做好產業鏈。對于低端企業,要苦練內功,降低生產成本。
安徽華茂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詹靈芝:
安徽華茂是有著50多年歷史的國有紡織企業,創造了連續36年贏利的奇跡。未來企業將堅持技術引領,堅持走質量效益之路。堅持是痛苦的,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持續的堅持讓華茂在行業內始終處于領先,華茂紗線的無卷化率已經達到48%,精梳紗比重超過70%,緊密紡比例達32%,無接頭紗已經是100%,無梭織機也是100%。紗線的主要指標達到烏斯特公報5%~25%的國際先進水平。
未來走勢:棉花價格牽動人心
中國棉紡織信息網信息經理賀曉思:
目前國內棉花、紗布價格均超處于歷史高位,市場剛性需求為棉價提供了一定的支撐。后市再有突破性的上漲難度較大,但短期內也難以重現2003年大漲、2004年暴跌的行情。
本年度新棉上市價格將大幅高開,大量上市后價格低走的概率較高,這勢必會帶動整個國內棉價在一個大牛市后出現修正性回歸,后期須加強風險管理。棉紗坯布市場繼續高位運行,但將逐步趨向理性,中長期波動幅度會加大。
路易達孚(北京)貿易公司董事長陳濤:
棉花價格最近達到了一個新的高位,值得關注的是鄭交所棉花交易量也達到新高。高位動蕩的棉花市場反映出供需缺口進一步拉大,全球棉花出現供求失衡。
本年度與2003年的市場有本質不同,世界棉花產量在逐步減少。主要原因是盡管美國棉花種植面積有所擴大,但干旱酷熱的天氣影響了美國棉花的單產,雖然美國棉花今年還會豐收,但并不是產量最高的年份。由于中國播種推遲,持續低溫降雨影響了產量。8月份巴基斯坦洪水泛濫,毀壞了百萬包的棉花。從目前來看,棉花增產的可能性不大,世界的產量將不能滿足需求。天氣是今年棉花價格的決定因素。分析多空因素,從短線看,棉花價格易漲難跌。
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孫淮濱:
預計今年行業的基本走勢是前高后平。今年1~7月,中國紡織行業出口同比增長了23%,這種恢復性增長還將持續。從紡織業的需求看,棉花仍將是影響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