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立體剪裁看服裝版型師崛起:剪刀的驟變
平衡秩序的過程。
在服裝產業鏈各環節中,當幕前英雄——服裝設計師的地位和價值越來越被社會認同時,幕后實操者——版型師也漸漸被人們所關注。
在采訪中,一個聲音說出了目前中國服裝業的一種現狀——“設計師等于買手,打版師等于設計師”。在它的背后,關于國內版型師的變革也許正在發生。
為配合行業發展需求,2010年4月,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培訓中心推出了一系列針對性很強的高端專業技術培訓課程,比如針對企業首席版型師崗位需求而開設的以研發流程與提升版型設計附加值為主要內容的高端研修課程。7月,針對男裝版型趨于時尚多變的變化,設計師協會又邀請日本男裝版型設計專家井口喜正主講版型設計高級研修課程,此外,還針對企業版師提高造型設計能力的需求而特別邀請法國ESMOD專家主講立體裁剪課程。這些立足于服裝行業發展和品牌企業需求的服裝版型師專業培訓項目,在服裝版型技術領域和品牌服裝產品開發原創設計領域,為我國服裝企業的設計和技術提升起到有力的推進作用。
那么,服裝版型師在中國服裝企業里充當什么角色?中國的版型師與國內外版型師有何區別?他們的生存現狀如何?立體裁剪為何興起?立體剪裁的優勢在哪里?隨著服裝對時尚的尋求越來越“快餐”化,版型師又遇到什么瓶頸?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又該以何種身份演繹這個角色?
平面與立體共存
精確到毫米的設計
“目前,國內服裝市場上的版型師行業尚屬起步階段,仍定位為單純的技術類型行業。”STOGART服裝設計工作室的蔡賀告訴《紡織服裝周刊》記者,大多數服裝版型師還沒有真正意識到創造力和市場意識對服裝版型的決定性作用。不少服裝企業中的版型師只接受過中等教育,從工廠流水線上的技術工或樣衣工轉型而來,經過服裝樣版短期培訓班的簡單技術培訓便開始了從事樣版制作的工作,這樣就容易導致版型師在樣版制作中對服裝款式的理解能力不足、過于保守,對版型技術缺乏思考和創新。
這是當前國內服裝行業存在的普遍問題,也成為了決定中國服裝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服裝業的發展如何,首先在于產品的研發能力,更多、更優秀的版型師團隊勢必會加強和提高對產品的研發,進而加大市場的需求,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版型設計與服裝款式設計的最大區別在于,后者運用的是一種開放式的思維,它需要表達的是設計師獨特的思想。而版型設計卻是可以把設計邏輯性精確到每一毫米,用數據構造出美麗。對于一款服裝的同一個部位,不同的版型師在數據的選擇上會大不相同。
已從事服裝版型工作23年的北京圓夢圓服裝服飾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謝亦軍向記者介紹,平面制版是從平面到立體的過程,是從二維到三維的轉換,立體裁剪則是從立體到平面的過程。立體裁剪能夠立體成型,比較直觀,所見即所得,但對立體裁剪人臺及面料要求比較高,成型后還要制成平面版,不但成本高,同時對版型師的懸空剪裁技藝也有一定的要求。
平面制版主要以原型及公式為主,原型一旦確定,對程式化服裝制版的成功率較高,調版率相對較底。目前,以批發為主的大多數企業都用此方法,但對較復雜的款式結構很難一次到位。而立體裁剪的優勢正是平面制版的缺憾,平面制版的好處也是立體裁剪的不足,二者相互結合,取長補短才是最好的。
勁霸男裝版型師徐文軍告訴記者,無論平面制版還是立體剪裁都是打版的基礎,版型師的優秀與否在于能否把設計意圖轉化為版型,這種轉化需要融合版型師的基本功和審美觀,以及公司的產品定位。比如勁霸的版型師在做西裝時,主要以平面制版為主,先做每個品類的“母版”,然后在“母版”的基礎上做款式的分割。就目前來看,立體裁剪可能更適合于女裝。對于版型師而言,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其中的原理。
兩者相輔相成的關系
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鄭嶸在采訪中表示,在制版時,一般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制版方法。不同的款式有不同的特點,各種制版的方法各有利弊,不能很籠統地說所有的款式都只用一種制版方式,或者說哪一種制版方式好,就把其它的方法拋棄,完全徹底地用某一種方法。那樣會進入誤區,永遠也不會打出好的樣版。
“在國內,平面制版和立體裁剪并不是矛盾的,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天津美術學院服裝染整系教授任淑賢在接受采訪時說,“制版的目的是要圓滿地達到設計效果,使成衣更加完美,而并不看重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或什么樣的過程,只要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滿意的設計意圖就足矣。”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特聘教授虞金龍也同意以上兩位老師的觀點,他表示,這兩種方式只是不同版型師在工作方法上的區別,其實沒有固定的模式,不管是平面制版還是立體剪裁,都是為了完成一件服裝的理想剪裁。最理想的工作模式是兩者兼而有之,即可以互相補充,也可以互相檢驗,以最美的外觀和最舒適的結構來完成裁剪工作,這就是最好的工作方法。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李當岐也認為,兩種工作方法各有利弊。平面裁剪法的優點在于能夠快速得到樣版,制版的全過程比較方便,節省時間,但要求版型師必須具有很豐富的實操經驗,經過多次修正和調整樣版才能逐步趨于完美,達到設計效果。而平面制版的不足也很明顯,一方面,不能正確地感受面料對設計效果的影響,如面料肌理、光澤、懸垂感等;另一方面,對人體某些部位的處理尺度不好掌握,比如不同款式要用不同的胸量、前后身的平衡量、肩斜度等。在時裝性強、褶皺較多、飄逸性很突出的款式以及面料特點較為特殊的情況下,平面制版不能一次到位而要經過反復修改時,最好選擇立體裁剪的方法來處理。立體裁剪方法的優勢在于,可以處理制版過程中有許多可變的不穩定因素,如面料的剪變性、活褶裥、飄逸程度等。立體裁剪邊操作邊觀察、邊塑造邊裁剪的綜合手法正是處理這些因素的最佳手段。
國內外版型區別
由于地理環境和各地方文化的不同,國內外的版型各有特點:
國外版型的特點在于品牌與品牌之間的版型風格區別是很明顯的,各個品牌都有自己特有的品牌版型風格。比如,有線條大師之稱的Dior,其服裝造型是腰部收得很緊,下擺夸張放大,看起來像朵綻開的花朵,更加完美地勾勒出女性優美的人體線條。而粗獷、灑脫的Diesel,在采用粗獷的局部工藝處理之余,硬直的袖型處理更加體現女性堅強一面,前襟的處理,使敞開穿著效果更加灑脫。
國內的版型大多較為簡潔,注重的是內在結構上的把握。由于地理氣候因素造就了南北季節性的氣候特征,南北方的版型師也有各自的特點。比如像珠三角地區冬季較短,夏季漫長,打版師更擅長夏季服裝的版型,尤其在針織衫的紙樣與工藝方面也占有明顯優勢。北方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北方打版師對冬季的紙樣更加擅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