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裝設計第一人張思豐:設計是種生活方式
“中國皮裝設計第一人”這個稱呼寓意著,美術學院服裝設計專業出身的張思豐在本土設計師中無疑是極具商業眼光的一位。
“除了創新,別無選擇”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美國經濟打個噴嚏,便引發全世界經濟的感冒,外貿出口受阻,企業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匯率波動等等因素,造成國內企業困難的局面。很多企業老板慨言,今年做皮裝特別困難,三十年難遇。
張思豐說,這些現狀大家都一樣面臨著,誰也別想僥幸跑掉,若想企業生存并發展下去,除了創新,別無選擇。
實際上,海寧作為中國皮革專業市場的龍頭區域和皮革專業生產基地,區域品牌雖然廣為人知,但真正叫得響的皮裝品牌卻沒有幾家,與世界頂級皮裝品牌尚有差距。
歸宿其中原因,單從設計角度考慮,業內人士都知道,海寧的設計氛圍不濃厚,真正的設計師鳳毛麟角,相反,抄襲現象十分惡劣,很多企業不費吹灰之力,直接抄襲別人的款式,或者稍稍修改。比如說,結合兩三件衣服的款式拼湊成一件,然后帖上商標,這直接導致同質化現象頻繁不斷,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試想,在牌子知名度相差無幾的情況下,相同皮料相同款式風格無異的皮裝,你會買貴的還是便宜的呢,答案明了。
回溯一下歷史,80年代初,雪豹作為海寧皮革服裝的領頭羊,曾經帶動一大批皮裝企業涌現到市場,當時處于賣方市場,皮裝供不應求,最瘋狂的時候曾經有五六千家皮裝企業,但是能堅持下來的也只是半數。因為真正有設計研發能力的企業不多,而設計則是企業的關鍵因素,關系企業生死存亡。而多數企業為了生存,又為節省成本,通過翻版或者抄襲,賴以生存。也就是因為這些無賴式企業的存在,使得一些真正想創牌的企業落入十分尷尬的境地。就如張思豐說,既愛又恨,愛是得到同行認可,恨是恨其不爭,混淆視聽。
如此下去,市場做爛掉了。做為皮裝,十分華麗的奢侈品,卻賣不起價錢,甚至還要掏腰包墊本,這不能不說是一件讓人痛心的事情。企業也做得沒有信心。要消除這種尷尬,政府、協會得規勸引導,企業自身要加強創新意識。
而企業在困境重重的今天,還沉醉于昨天的美夢,想著不勞而獲,無異于坐以等斃,張思豐強調說,意大利能生存,為什么我們不能,除了創新,別無選擇。
大力主張“風格設計”
也許在常人眼里,“設計師”這個頭街沒有明顯的概念,只要是你畫出的圖紙,簽上你的名字,這就是你的作品。張思豐正色道,單純的款式設計,只是改改袖口,加個口袋,或減個飾邊,談不上設計,至少不成為“風格設計”,款式設計不等同于“風格設計”,單純的修改添補得不到設計的精髓。
99年之前,皮裝還是停留在正統化的筆挺硬板風格上,皮裝不可水洗,張思豐突發奇想,逆向思維,要研制一種能水洗的皮裝,經過數次失敗,在和化工工程師的共同努力下,終于研制成功了水洗皮衣,這種皮衣風格與之前不一樣,打破挺、直、板的直線條,而呈現出一種有褶皺、肌理感豐富的非常休閑、時尚的曲線風格。從市場開始的懷疑不定,到2000年的初現端倪,直至02、03年的市場火爆,人們對水洗皮的認可已經深入人心。談到此事,張思豐還是頗感自豪,但他認為自己只不過為皮裝設計風格出了點彩罷了。
在風格設計上,張思豐不耽溺于一時所取得的成績,而是不斷推陳出新。去年參加了“京杭古運河,海寧時尚風”皮裝系列展覽,將皮裝溶入油畫元素,折射出通透、厚重、歐美式的風格。而今年則把皮當作布,溶入科技元素,他說,未來服裝設計風格更趨于多元化,“不把皮裝當皮裝”,這是另一種風格演繹,與去年又不一樣,材料運用上傾向于輕薄,在視覺和觸覺上都給人一種舒適感。
張思豐認為,海寧皮裝設計風格定位不清晰,與設計大環境有關,為此,在2005年張思豐入駐上海外灘18號,上海有大環境,經濟水平、消費水平位居全國前列,有各個年齡階層的消費大群體,有懂得欣賞服飾、懂穿著的時尚男女,這些因素都可以刺激并提升設計師的設計思維。環境往往是孕育出色設計師的搖籃。海寧要有像吉成、張達、馬可、楊紫明、謝峰、王一揚等這樣有風格的設計師,還需要一個過程,環境需要慢慢培育,氣氛需要慢慢沉淀。環境有了,自然“筑巢引鳳”,讓人欣慰的是,政府、協會、專業市場都在努力培育這樣一個環境。
“大師級時代已經開始了”,這種潮流無法抵擋,在生產力發展飛速的前提下,經濟迅猛提高,設計師的潛能有合適平臺得以發揮。張思豐有點興奮地說,香港、上海、北京出了不少優秀設計師,海寧也會慢慢出現。
“設計是一種生活方式”
張思豐說,自己現在是一個企業經營者,公司大小事宜,事畢躬親,瑣碎繁雜,更愿意把它安排給專業的管理團隊做,而自己則主要把設計做好。他把設計當作主業,把經營企業當做副業。
懂得設計的人,才更能領略時尚,因而生活得更為瀟灑。談到這個的時候,張思豐特別講到“人穿衣服”與“衣服穿人”的區別,“衣服穿人”看上去別扭矯作,“人穿衣服”才真正“人衣合一”,穿出氣質與味道來。“我把設計當做一種生活方式”,張思豐饒有興致地說,“若干年后,也許有人忘了我是個老板,但要記得我曾經是一名設計師。我希望自己的設計能得到一部份人認可。那便是我的驕傲”。
最后筆者問到張思豐,對海寧設計師的未來寄予什么期望,張思豐微笑,多多注意生活上的細節,那往往會自己帶來靈感,展會很多,值得留意,但不要刻意去模仿,并非別人的東西都是好的,多從自然、人文、歷史吸收養分,轉化自己所要的元素。這也當是對自己的勉勵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