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為棉質量做好護衛隊
2010年12月28日,又一個多星期的棉花監督檢查回來,年富力強的楊培明還是顯得很疲憊。
自10月以來,這位自治區纖維檢驗局監督檢查科科長就一直馬不停蹄奔走在全疆各大產棉區,工作繁忙又艱辛。然而,楊培明的心情是愉快的:盡管今年棉花價格波動在棉花市場掀起了“狂風暴雨”,新疆卻沒有發生系統性、區域性和惡性的質量問題,纖檢隊伍經受了考驗。在這場堪稱艱苦的棉花質量保衛戰中,他們獲得了勝利。
價格波動考驗質量監管
2010年7、8月份,國內棉花現貨、籽棉價格高開高走,快速上漲,急劇波動,市場風險進一步加大,棉花市場秩序和質量形勢嚴峻。這對我區棉花質量監督工作和棉花質檢體制改革推行造成了很大沖擊。
據楊培明介紹,在我區棉花收購中,企業抬價搶購、無資質企業大量收購現象突出,尤其是跨地區搶購資源情況嚴重,混等混級收購加工、收購超水棉、不挑揀異性纖維現象尤為突出,有的還向棉花中加水,還有個別地方存在收購打白條、缺斤少兩、坑農害農、妨礙執法人員監督檢查等;企業質量保證意識有所下降,特別是有的企業還對加工好的棉花逃避抽檢。在烏蘇、奎屯、獨山子等地,無資質企業收購活躍。2010年,烏蘇就有42家無資質企業被查封。
2010年棉花收購總體形勢是“產量減、質量憂;價格高、流動大;監管難、風險大”。楊培明說,形勢向我們提出了挑戰,一場棉花質量保衛戰就此打響。
監管部門及時“亮劍”
針對2010年棉花市場形勢,自治區及時進行了棉花質量保衛戰的總動員。9月份,自治區纖檢局按照中纖局和自治區的安排部署,適時召開了全區棉花質量監督暨執法打假會議,并及時下發了《關于在棉花收購加工期間開展質量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自治區質監局與自治區工商局聯合在全區開展棉花市場管理和質量監督集中整治活動。11月,自治區質監局在庫爾勒市召開了全區質監系統進一步加強棉花質量監管工作視頻會議,提出了加強棉花生產后期管理、加強棉花市場和質量管理、穩定棉花收購價格、加強市場宣傳引導、加強棉花安全管理等五個方面的具體措施,對維護市場秩序,穩定棉花價格,保證棉花質量,維護棉農收益和棉花產業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這場保衛戰中,自治區纖維檢驗局和各地州市的纖維檢驗機構成為了“排頭兵”。自新棉上市以來,自治區纖檢局已派出了20多個綜合督導檢查組和專項檢查組分赴全疆進行持續性、不間斷督導檢查。截至目前,全區共出動檢查人員5925人次,檢查收購加工企業1622廠次,跟蹤檢查棉農交售棉花1231家,391萬公斤,檢查籽棉大垛1096個,重量18萬噸。查處棉花質量違法案件130起,其中異性纖維違法案件47起,未按標準確定等級收購案件35起,成包皮棉虧重案件5起,收購超水棉案件19起,質量標識不全案件10起,虛高等級案件12起等。
自治區纖檢系統集中力量,開展了對喀什地區與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交界處,阿克蘇西大橋棉花收購加工集散地,烏蘇、奎屯、獨山子棉花收購加工集散地及農一師轄區、巴楚縣等五個重點整治區域進行專項整治,對重點區域的棉花收購加工企業逐一進行檢查。重點對超水棉、異性纖維、虛高等級等問題逐一查處,對重點案件重罰重處,以震懾違法分子,遏制違法行為。
自治區纖檢局局長李巖說,通過監督檢查和重點區域專項整治,今年全區棉花收購加工秩序基本正常,質量基本穩定,未發生大的、系統性、區域性和惡性的質量違法案件。今年,新疆纖維檢驗工作也經受住了考驗,從中纖局的通報來看,新疆的棉花公檢質量今年大幅提升,全區各實驗室平均品級相符率、平均長度相符率及平均長度整齊度相符率均高于全國平均值。庫車、阿克蘇、石河子等3家實驗室的各項指標相符率均高于全國平均值,在中纖局通報的全國68家實驗室中名列前三名。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1個國家棉花質量監督抽檢實驗室、20個儀器化公證檢驗實驗室,配備173臺HVI檢測儀。各實驗室克服了今年棉花形勢對公檢工作的不利影響,努力提高公檢覆蓋面和公檢量。目前,公檢量已超過150萬噸,占全國公檢量的76%,檢驗范圍覆蓋全區所有產棉區域。
長期面對的嚴峻問題
然而在喜悅和自豪背后,李巖又提出了自己的憂慮。
自治區纖維檢驗局目前面臨著對全國40%棉花質量的監管工作和對全區20個公檢實驗室管理工作。特別是在去年復雜棉花形勢下,質量監督工作更加繁重,提高公檢覆蓋率和保證質量的壓力巨大,目前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方式還不完全適應形勢的需要。李巖思考著,如何進一步理順機制,加大自身能力建設,建立一支素質強、紀律嚴,能戰斗的纖檢隊伍,為維護新疆棉產業的健康發展做好工作。
在新疆,棉花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也是農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據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紹寧介紹,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區圍繞優質、高產、低成本發展壯大棉花產業,棉花單產、總產和商品調撥量連續17年居全國首位,現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優質棉生產基地和國內惟一的長絨棉生產基地。近年來,我區棉花種植面積已調減到2000萬畝左右,產量控制在250萬噸左右。自治區已提出堅持改良品種、科學種植、提高單產、節水增效、加工增值的方針,重點支持發展優質高產棉區和宜棉區,加大優質棉基地建設,形成穩定的棉花綜合生產能力。
記者了解到,近五年來,我區棉花質檢體制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績。目前新體制棉花公檢證書作用逐漸凸顯,全區涌現出了許多知名品牌棉花,既暢銷,價格優勢也明顯,而且也加快了我區棉花加工生產企業兼并重組的步伐,推動了棉花產業化、集約化、信息化的發展。
李巖說,盡管如此,新疆的棉花質量仍然是今后要面對的嚴峻問題,棉花質量監管力度必須進一步加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