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推動環保時尚發展
根據英國媒體資訊公司日前所發布的一篇報告指出,消費者壓力對于說服時尚業重視環保問題與企業社會責任至關重要。
該份環保報告指出,儘管時尚企業與零售商對環保議題有濃厚的興趣,然而該產業“沉默的大多數”對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要求卻予以忽略。
此外,該報告發現,各國政府和壓力團體認為,他們只能盡量說服時尚業承擔企業社會責任,而非採取堅決的行動。報告表示,“這個本身就分裂的行業,多數沉默者志在賺錢,認為企業社會責任事不關己,僅少數族群采取合乎道德規范,或良好永續發展的經營方法。”(註:壓力團體指對政府決策施加壓力使有利于己的非正式政治組織)
該報告提出的關鍵問題,包括企業行為是否合乎道德、他們銷售的是否為可持續生產的商品、交易的過程是否合乎公平貿易,以及企業行為是否合乎企業社會責任的要求等。對于該等問題的檢視,係透過對叁大族群:政府和其他機構、個人及壓力團體,以及企業本身採取的行動來進行分析。
該報告亦認為,合乎商業道德或良好的永續經營方法與環保議題等,被企業當作是一種行銷的手段。
根據該資訊公司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絕大多數-83.5%-的受訪者對環保議題有興趣或非常感興趣,但實際上從事環保相關議題的受訪者只有50%,此外,一些受訪者無法分辨道德、可持續發展與公平貿易的領域。
當被問到誰應該承擔環保的責任時,雖有近叁分之二的受訪者認為這是產業的問題,但在供應鏈、消費者或零售商誰應帶頭承擔方面的意見則頗為分歧。
該報告認為,當時裝零售商與成衣品牌商在分享一項道德行為的信念時,仍然有其供應商不時被媒體報導其產品的生產方式及來源,是否合乎道德規範的管理問題。
一份有關各種壓力團體所扮演角色的關鍵分析指出,許多團體介于倫理道德、可持續發展與公平貿易的身份模煳不清而令人困惑。
該報告稱,舉例來說,像英國環境公平基金會(EnvironmentalJusticeFoundation)亦涉及公平貿易議題。英國公平貿易基金會(FairtradeFoundation)深入探討可持續性的議題,以及英國倫敦時裝學院設立之可持續發展時裝中心(CentreforSustainableFashion)則聚焦在道德方面的議題。
該報告結論,“所有這些壓力團體似乎對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并亦混淆了社會視聽。”該結論認為,這種困惑,再加上缺乏政府與其他法制機構強有力的行動與領導,只能留給消費者對企業與零售商施加最大的壓力,以采取可持續及合乎道德與環保的經營方式。
報告表示,“事實上,無論是政府還是壓力團體認為,消費者可對產業施加道德上的制裁,其意味唯一剩下對產業施加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壓力係來自消費者,而該項制裁便是拒絕購買產業所生產的產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