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服裝齊漲價 消費者“被承受”成本負擔
一件款式相同但生產批次不同的服裝,價格沒變卻分量縮水,細摸起來,手感還有些許不同——— 如果有類似的遭遇,您可千萬別納悶,因為據商家稱,“縮水瘦身”的服裝是應對上游棉花等原材料漲價的“無奈之舉”。
專家表示,“衣食住行”是與老百姓聯系最緊密的民生問題,近段時間以來,上游棉花價格持續上漲傳導至下游服裝消費領域,直接或間接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成本,需引起相關部門足夠重視,及早拿出應對措施。
服裝價格平均漲兩成
記者近日走訪廣東地區主要的服裝集散地,位于廣州火車站附近的廣州壹馬服裝批發市場、廣州地一大道服裝批發市場、廣州白馬服裝批發市場,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批發商抱怨,幾個月以來,服裝批發的價格漲得厲害,目前平均漲幅已經接近20%。
來自武漢的批發商劉玫女士說,同一款式的夾棉襖,如今的拿貨價比一周前貴了近15%。店主見劉玫女士猶豫不決,便拿出另一批次的同款式但價格沒有上漲的貨品供她選擇。“但這批衣服拿在手里怎么感覺輕飄飄的,而且布料也明顯沒有以前那個批次厚實。”劉玫女士說。
記者了解到,為了應對來勢洶洶的原材料漲價潮,很多服裝制造企業都對制衣原材料進行了“瘦身”,原來需要用1斤棉花的現在改用半斤,然后再摻和上滌綸或其他材料,這樣成本可以縮減約三分之一,基本保證同款式產品的價格不發生變化。“現在除了棉花漲得厲害,人工費、運輸費沒有一樣不漲的,我們只是在品質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操作,不然,成衣的價格跟著原材料一路漲上去,不把顧客嚇跑了才怪!”廣州某休閑服飾品牌的總代理商魯先生說。
廣東紡織協會的相關負責人說,服裝的加工制造成本中,原料成本占到了七成多,加工制造成本不到三成。如今,原料成本和加工成本都在上漲的趨勢正持續向下游傳導,直至終端消費者。對企業和流通環節的商家來說,不漲價就要虧損,既要維持經營又要保持市場,這是兩難的選擇。
中低端服裝領漲
“過去買條洗臉毛巾不過三五元錢,但現在少說也要六七元錢;去年花200元可以給孩子買身像樣的保暖棉襖,但今年打完折還要300多元。”家住廣州市荔灣區的陳麗妹阿姨說。
調查中記者發現,在本輪服裝價格持續上漲的過程中,漲幅居前的并非那些一線品牌的高檔服飾,反倒是與普通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中低端普通棉紡織類產品,其最高漲幅已經達到30%。
在廣州針織的老字號、利工民品牌越秀區分店內,記者發現價位在百元左右的棉紡織產品銷路最好。該店總管楊小姐說,對于老百姓日常需求量大的棉紡織用品,如毛巾、棉毛衣、針織襪等,他們是通過調集往年的存貨的方式以保證整體價格穩定。“今年棉花價格大漲擠壓了我們本已不高的利潤空間,但街坊鄰里間的生意是不可以隨意調價的,對于日用棉紡織類產品,我們現在基本是保本銷售,而主要的盈利點則寄希望在對新款式、新面料產品的開發上。”楊小姐說。
對此,業內分析人士表示,不同企業對原材料定價話語權的掌控能力大小以及銷售市場、消費群體的定位不同,都直接影響著終端零售市場的漲價幅度。
季候風服飾廣州地區銷售負責人陳小姐表示,這次棉花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對那些品牌附加值大、利潤高的企業影響比較有限,但對于那些機械化程度不高、手工作坊式的中小企業影響就非常大,因為這類企業對上游原材料市場的依賴程度相當高,而且基本沒有議價的話語權。
廣州市社科院高級研究員彭澎認為,與棉花相關的化纖類產品以及替代類產品的價格已經輪番上漲,最終或將成為全面拉動CPI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從目前來看,情況還會進一步惡化。
消費支招:錯季購買、團購、網購
眼下,漲價已成定局,消費者該如何規劃自家的服裝購置計劃呢?專家建議,從經濟角度考慮,錯季節購買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很多商家從減少積壓成本的角度出發,都會不定時推出一些反季節服飾進行促銷,打折力度比較高,細心的消費者會淘到自己心儀的產品。
其次,統計全家在一個季度內的服裝購置需求,到大型服裝批發市場統一購買。在廣州地一大道服裝批發市場從事多年服裝生意的謝貴女士提示消費者,不要以為批發市場只批發不零售,其實,幾件衣服也能拿到批發價。
“現在的服裝批發市場,服飾門類都很齊全,從內衣到棉襖、從童裝到男女服飾一應俱全,消費者不妨把全家一個時期內的購置需求先統計出來,然后集中去采購一次,基本上可以節省20%以上的開銷。”謝貴說。
最后,何不嘗試網購呢?“一件相同品牌款式的服裝,在正規的網上商店購買,常常能享受到4折左右的優惠,因此我都是在商店看好款式,然后到網上購買,免費送貨上門,何樂而不為呢?”網購達人吳小姐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