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個體轉型求變到行業轉型升級——服裝業:從恢復中加速起跑
于11月底在上海召開的2010中國服裝高新技術成果交流推廣大會暨中國服裝協會童裝、服飾、內衣專業委員聯合年會上,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作了五大專業委員會的年度工作報告。盡管距離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年關還有一段時日,但這份凝練的報告中,人們日常零散的發現和感知,被一一串成了脈絡鮮明的觀點,讓人不禁感到……
在進步提升與各種新舊制約因素的交織并存中,2010年的中國服裝行業正處在金融危機后的行業恢復期和格局轉型的起跑期。
“暖”字當頭照
從行業數據方面看,前三季度的各項行業指標在2009年較低基數的基礎上均有大幅回升,生產、投資、內銷、出口、企業效益等幾個方面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回暖態勢。暖字當頭,讓不少服裝企業得以迅速發展。
2010年1~9月份,我國服裝生產大幅反彈,規模以上企業產量同比提高了18.24%,全社會產量增幅預計在10%左右。國內外市場的回升和新貨補庫需求的明顯增長,刺激了生產的上漲。
出口方面,據海關統計2010年1~9月份,我國累計完成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934.88億美元和219.56億件,同比分別為19.03%和14.22%,出口數量基本恢復到2009年以前水平,而出口金額增長較為明顯。
訂單的充裕讓本土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投資熱情也逐步升高。據數據分析,2010年1~8月,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際完成投資同比增長24.48%,比2009年同期提高9.06個百分點,特別是中、西部地區投資增速分別達到49.79%和52.37%。
在內銷市場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0年前三季度,限額以上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4000億元,同比增長24.0%,增幅較2009年同期提高7.1個百分點。中華商業信息中心統計的大型零售商業服裝類消費數據顯示,1~8月份,銷售金額和銷售數量分別累計增長了23.05%和10.30%。
企業平均主營業務收入和企業平均利潤同比分別提高了16.04%和24.17%,人均利潤、人均產值和人均主營業務收入分別提高了28.3%、19.41%和19.91%,企業人工效率、效益均有大幅提升。同時,行業平均毛利率、利潤率分別達到14.49%和4.65%,恢復到歷史較高位。服裝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增速較上年同期分別提高9.62和23.6個百分點。
從這些數據來看,行業實現了持續良性的發展,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人工、成本 大山難挪
“開工不足、成本上揚、市場波動、價格上升等情況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突出問題。”
據中國服裝協會調查,2010年服裝行業由于缺工,沿海地區整體開工率僅達到70%;很多大企業也由于用工缺口和勞動力成本上漲等因素將開工率下調至80%,同時加大外協加工比重;開工率50%左右的中小企業比比皆是。由于“外協”加工要求越來越高,一些企業無法適應快、小、精的訂單,一些信譽不佳的企業中也出現了“坐地漲價”等不誠信現象。
2010年,成本上漲已成為所有行業均面臨的問題,更成為本土服裝產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棉花價格非理性上漲帶動了幾乎全部服裝原材料快速提價;工資福利成本攀升加上勞動力數量和素質下降大大提高了勞動力成本;商業地租漲價、運輸價格上調提高了商業成本;水電氣等資源價格上漲且能源供給緊張為高筑的制造成本雪上加霜;幾番調整的財政政策上調了行業信貸成本等等。成本的剛性上漲和資源進一步緊缺正在調整著行業的供給能力和結構。
同時,國際環境雖比2009年有所轉變,但金融危機的影響并未消除,國際市場實質性回暖尚不明朗,發達經濟體經濟和市場需求均保持低速增長,匯率問題、貿易保護主義問題都是行業必須面對的難題。在出口面臨考驗的同時,國際品牌卻在加速登陸中國市場,并已向二三線市場延伸。
從個體轉型求變到行業轉型升級
這一年,中西部有產業基礎的地區迎來了大批主動實地調查的東部省份企業。東部地區服裝產業形勢在悄然改變,梯度轉移已經在重整產業鏈的企業中不斷升溫。此外,企業對未來中西部地區就業和消費的樂觀預期,品牌在內陸省份的市場布局直接引導產業轉移,訂單轉移模式將帶動中西部地區產業的發展。
提高品牌貢獻率,已成為企業化解不利因素、有效開拓內銷市場的核心工作和共同理念。如何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風格創新等方面促進品牌提升,進一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已成為企業的必修課。而創新成為了2010年行業的主旋律。企業模式創新、品牌模式創新以及隨之而來的渠道創新、產品創新、文化創新等已在行業中層出不窮。
2010年似乎是服裝行業科技進步進展順利的一年,并已日趨深化,從設備硬件向兩化融合等軟件領域延伸。目前,服裝制造模式面臨全民變化,柔性制造、大規模定制等曾經前沿的生產理念已經走入行業視線。制造流程再造、流程管理信息化已經在傳統的大流水企業中逐步推行。“快速反應”是品牌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快”,就必須依靠信息化等高新科技的支撐。科技進步在行業中已成為集體的自覺行動。
隨著市場競爭、品牌競爭的深入,品牌企業的產業鏈整合能力,產業資源配置能力已成為決定品牌競爭實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今后的競爭進一步體現在行業資源的整合方面,資源整合力的高低將左右企業競爭力的水平。同時,未來的競爭也必將是企業資本實力的競爭。資本的力量將在未來的市場中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排隊上市”成為了2010年服裝行業的一道行業盛景。
隨著內銷市場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和中國品牌國際化步伐的加快,國際間的行業合作、企業合作已變得愈發普遍。生產合作、產品合作、設計合作、營銷合作乃至品牌合作、資本合作,國際化的服裝企業將越來越多,服裝行業的國際化程度將越來越高。
一切行業熱點的呈現,都昭示著同一個行業發展方向,展現著同一條行業發展道路,那就是全行業的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并以此為“服裝強國”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