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服裝“時尚之毒”公開 究竟誰該汗顏?
繼一個月前發布報告稱耐克、阿迪達斯、李寧等多家知名運動品牌服裝的供應商向中國江河排放環境激素類物質后,23日,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了其最新的調查報告,稱耐克、阿迪、李寧等國際國內知名品牌的產品中含有“環境激素”,對生物的性發育產生影響。
盡管有毒服裝聽上去并不新鮮,早已有之,但全球知名服裝品牌“悲哀的事情。
除了讓人感到失望,還讓人十分不解。這些品牌服裝供應商向江湖排放有毒物質,環保部門為何沒有及時發現,而是公益組織——綠色和平發現?這究竟是因為環保部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還是因為很多重污染企業比服裝企業毒性更大,對服裝企業監管不過來?或是因為我們的檢測標準太低?值得追問。
顯而易見,服裝之毒或者說時尚之毒由一家公益組織送檢后公布,而不是由政府部門檢測和公布,一定程度上說明有關部門不作為。各種污染事件頻發,已經把某些地方環保部門不作為暴露無遺;如今,服裝企業也在排毒,是環保部門不作為的又一佐證。
我以為,面對《時尚之毒——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這個報告,有關部門需要檢討、反思。同樣,綠色和平公布的報告,服裝質檢部門、質檢標準制定部門也要自問。
目前,在綠色和平公布的名單中,只有個別企業作出“去毒”承諾,大多數企業依然保持沉默或否認。我以為,作出承諾的企業能否兌現承諾值得關注,對于作不“去毒”承諾和否認的企業,既需要輿論監督發力,更需要相關監管部門“亮劍”,否則,這些知名服裝企業就可能把環境保護和公眾健康不放在眼里。
在我看來,社會的健康發展絕不能指望綠色和平這樣的公益機構獨自去推動和維護,而是要形成政府監管帶頭、社會監督、輿論監督與公益機構共同推進社會健康發展的局面。但現實是,政府監管往往滯后,很多時候讓輿論監督、公益機構等扮演了維系社會健康的主角,這似乎不太正常,值得我們深刻反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