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上市謎題:冬天里沒有資本童話
2010年至今,從“百團大戰”到“千團大戰”,中國的團購網站經歷了過山車。“冬天很快就會來。”美團網副總裁王慧文近日稱,“直接的原因就是資本市場變冷。”
隨著團購業的鼻祖,美國Groupon上市日期的一拖再拖,資本市場對于中國團購網站的投資也正在收緊。長期觀測團購網站發展的易觀國際電子商務分析師陳壽送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團購網站的融資難度在加大”。
一位投資人判斷,“團購行業高峰已經過去,正在走下坡路。投資人目前都很謹慎,不少投資人已經對團購的盈利模式產生了質疑,不會再進入這個市場。”
中國概念股華爾街受挫與Groupon上市日期的一拖再拖,讓資本之于團購網站關系變得微妙。
在中國的互聯網發展歷史上,團購行業被認為是融資最瘋狂的行業。各大VC、PE瘋狂的為中國的團購網站買單。“如果一家都不能上市,這讓資本市場情何以堪?”一位投資界人士分析,由此帶來的反思是,是否那些能夠高度克隆、進入門檻低的行業不應該被投資。
資本變冷
“融資的情況目前不便透露。”在記者采訪國內幾家團購網站關于融資情況的問題時,他們大多選擇閉口不答。“這個時間不愿意說,主要是業內幾家網站B輪融資接連受挫。如果再融不到錢,有的都很難撐到明年(2012年)一季度。”一位不愿具名的某團購網站人士私下跟記者講起。
當下,團購網站大面積裁員、關閉分站、銷售人員集體跳槽、勞資糾紛、資金鏈斷裂正真實的發生。首當其沖的當屬窩窩團融資上市風波。百分通聯創始人徐茂棟投資的窩窩團曾在2011年5月風光無限,當時徐高調宣布將帶著“融資兩億美元”,“數月內赴納斯達克IPO”。
一等再等,但時至今日,窩窩團對于融資、上市卻沒有任何消息。被外界戲稱放了兩顆衛星。不僅如此,廣告費用拖延、大幅裁員等消息卻不斷傳出。據知情人士向媒體披露,窩窩團在最近兩個月里分別與瑞士信貸、高盛、美林、德意志銀行等多家上市承銷商接觸,但都被拒絕。記者向窩窩團核實此消息是否正確,窩窩團并沒有給予回應。
窩窩團的身影并不孤單。就在這個“十一”之前,成立于2010年3月,曾在Groupon入華前驟然搶注group.cn域名、并于年初高調宣布投入5.5億元廣告費用的團寶網被爆裁員。業內人士猜測,團寶網在不盈利的情況下B輪融資遲遲未到賬可能是此次裁員主因。團寶網公關總監胡瑋對此回應,公司只是對一些不符錄用條件的試用期員工和業績考核未達標人員進行調整,并非大規模裁員,傳言中所述及的相關比例、數據完全不屬實。但對融資問題并未進行回應。
但一切已無可逆轉,資本市場的冷卻正在威脅著團購網站的發展。美團網副總裁王慧文表示,這直接導致包括市場營銷成本、人員成本快速上升。沒有資本的輸血,團購自身難以盈利,燒光手頭資金后,只有倒閉。陳燾送判斷,“上半年,資本市場火熱,團購網站在發展速度上有過快嫌疑。當資本市場熱度下降,甚至可能出現拐點時,大部分企業可能會倒掉。”
根據易觀國際的統計,2011年,大規模的融資集中在行業前五的廠商當中,2011年二季度完成融資有拉手網、窩窩團、點評團和美團。團購的第二陣營,部分獲得A輪融資的企業,已經難以融到B輪融資。
而對于上市一說,一位業內人士近期在微博透露,幾家國際投行原本要給國內某團購網站做IPO籌備事宜,但目前均已全部退出。“美國Groupon一直是中國團購網站學習的榜樣。但是現在榜樣上市都不成功,也就是說,當你舉起槍的時候,靶不見了。”一位團購網站的高管跟記者提起,國內團購網站上市如何發展還是問題。
“現在我們也在反思,我們都太賭Groupon模式了!”一位投資人士表示。
淘汰的“道理”
互聯網專家洪波曾用三個一來概括團購網站在中國的發展:一哄而起,一哄而亂,一哄而散。
據團800監測,截至7月,約12%的地方團購網站超過一個月以上沒有更新,另有4%的網站以系統維護或其他理由暫時停止營業,其中大多以作坊式的地方小型網站居多,倒閉的地方小網站已超過300家。
最早預測團購網站死亡日期的是創新工場CEO李開復,“99%的團購網站都會死”的言論讓業界震驚。時至今日,李開復再次發言,“之所以死的沒那么快,是投資人比想象的更笨。”但團購市場最終只會留3~5家的言論已成為市場共識。
“那些前期只求擴大規模,不注重客戶體驗的網站將首先被淘汰。”陳燾送認為,中小型、缺乏實力的團購網站正在陸續被淘汰出局。最終留下資金雄厚、注重客戶服務質量的幾家。
當下,大型團購網站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提高服務質量成為其生存的關鍵。從用戶體驗來說,截至2011年7月中旬,團800對團購“入冬”調查結果顯示,團購亂象最令人反感的選項中,“無法保證團購商品質量”占最主要的50.6%。
“中國的商家與美國的商家不同,中國的商家對于營銷費用的支出非常敏感,當營銷費用大幅支出時,他們自然會削弱服務的質量。”一位業內人士提起,從2010年以來,團購網站的口碑不斷下降,第一大重要原因就是虛假產品和服務的投訴不斷上升。
一個案例是,一家專做烤魚的餐館,由于團購數量巨大,導致餐館臨時向周邊餐館緊急求助要魚。商家的接待能力、服務質量與用戶需要并不匹配。
在采訪中,多位團購網站均表示,當下最主要的就是重視服務。在國內眾多一線團購網站的掌舵人眼里,消費者滿意度是決定企業會不會被淘汰的最主要原因。
“這個行業是建立在消費者愿意預付費這個基礎上的,如果消費者不滿意的話,整個行業的鏈條會從最開始的地方斷掉。”消費者滿意度就是團購企業存活下來的根本。24券CEO杜一楠表示,未來對商家和用戶的服務更加深入,這個行業才會更加穩定和干凈。
“更注重產品體驗和團隊建設的公司才能勝出。”天使投資人蔡文勝表示。。
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現在做大幅線下推廣,開發移動互聯、LBS時機都不太合適,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當記者問起團購網站未來的發展模式,中國團購網站負責人普遍認為。
但粗放競爭的高風險與低效率,讓團購網站必須思考新的成長模式。“團購網站轉型意味著網站要真正的去做商業模式。而不是僅僅從資本的角度去考慮投資回報。”陳燾送認為。
當下,轉型綜合化商城、做垂直專業網站和以本地化生活服務為核心正在成為團購網站嘗試轉型的商業模式。
易觀國際的一份報告指出,不管團購網站在定位上如何改變,整體趨勢是團購服務仍要以本地化生活服務為核心。從細分行業來看,盡管電子商務依然是互聯網行業創投主要關注對象,但近期向垂直領域轉向的趨勢已十分明顯。如二季度獲融資的走秀網、尚品網、驢媽媽等,均是B輪以上融資。
易凱資本CEO王冉曾提出,“團購業務可能最終會附著在另外一個更大的平臺上。就好比社交游戲也一樣,它能做成一個很不錯的業務,也能吸引很多人,但是這個業務在更長的一段時間是不是能夠獨立發展一直支撐一家天王級的公司,這個我是有懷疑的。”
而今看來,團購越來越像電子商務網站的標配。當淘寶、京東、當當都在開始嘗試團購業務,Twitter等社交網站開始嘗試兼容名品折扣(Gilt)和團購模式時。純團購網站的優勢又在哪里?
“對于把團購當成標配的企業,團購是技術、是渠道。對于純團購企業而言,團購就是一切。一旦被把團購當成標配的企業弱化,就會面臨被淘汰的結局。”一位純團購網站的人士告訴記者,“但京東、淘寶就像個巨人擋在前面了,雖然它們現在做團購很低調,但這個時候做已經讓團購網站很難堪。”
2011年開始的這個冬季,很微妙,很玄機。很多人看到了問題,也有了自己的猜測。群雄逐鹿過后,團購是否已經成為繼1999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后中國互聯網界的最大泡沫?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