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至臨資本姜皓天:中國初代創投人眼中的VC3.0
姜皓天在1990年代末進入創投行業。他經歷了國內創投行業的多個周期,從拓荒歲月到草莽年代、從萬家爭鳴至理性回歸。
資本寒冬中,本土VC們新一期基金完成募集的消息卻此起彼伏。他們之中不僅有在戰場攻城掠地數年的老牌機構和VC2.0們,還有逆勢創立的“首期基金”身影。
今年10月,創投老兵姜皓天創辦的至臨資本進入一期基金募資收官期,并已累計完成近10筆項目投資。
姜皓天在1990年代末進入創投行業,是國內最早一批VC投資人,也是同代投資人中幾乎最年輕的一位;創立至臨資本之前的12年間,他負責北極光創投TMT板塊,尤其是消費互聯網項目的投資。
這樣的經歷意味著,其經歷了國內創投行業的多個周期,從拓荒歲月到草莽年代、從萬家爭鳴至理性歸回。
“稱不上倉促,但絕非籌劃已久后的選擇。”不久前的采訪中,姜皓天將衣袖挽至小臂,拾起白板筆勾勒出他心中新一代VC的樣子。
對于基金出資人們來說,至臨資本是一位創投獵手堪稱單槍匹馬式的創業,和姜皓天共事的前臺投資人多是30歲出頭的年輕投資VP。加上持續嚴峻的募資環境,至臨資本經歷的募資挑戰可見一斑。
GP市場頭部化趨于加劇的市場上,至臨資本作為新基金得到LP支持在于姜皓天的兩張牌:過去十余年創下的投資業績,和創始團隊對創投行業未來格局的推演。
寒冬創業
至臨資本的成立并非在一個好的時點。
與2.0一代VC們創業時市場的充沛資金供給不同,至臨資本的起步正趕上資管新規落地,PE/VC行業上游資金的水龍頭戛然收緊;加上今年以來的新冠疫情,人民幣基金LP們的盡調工作一度按下暫停鍵。
重重困難之下,即使于有成熟團隊和過往業績的基金管理人而言,順利關賬都需攻難克艱,何況是對單槍匹馬出來創業的新基金。
“我不覺得時間點有那么重要。VC投資是個長期的活兒,(業績)往往是反經濟周期的。”姜皓天沒有回避募資開局時的挑戰,但自信于,投資是個長青行業、無需在擇時方面過于敏感。
姜皓天在2018年9月底告別北極光創投,當時美團點評剛剛在港交所上市。按照美團的市值計算,這筆投資的回報超過了70倍。
不僅美團點評,姜皓天投出的各賽道頭部企業還包括WiFi萬能鑰匙、VIPKID、每日優鮮、紛享銷客、Talkingdata等。21世紀經濟報道獲得的資料顯示,姜皓天在北極光創投的12年間直接負責了大約4億美金的投資,并獲得了大約5倍的賬面回報。
寒冬創業的B面,是創投市場的理性回歸。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的統計,中國市場上的兩萬多家私募基金管理人中,還活躍在PE/VC市場的只有4000多家。
當追風進入創投市場的機構離場,VC行業的理性回歸和頭部化成為必然。姜皓天認為,這樣的大環境下,兼具To B和To C投資經驗的投資人迎來了黃金時代,并將至臨資本的重點布局方向鎖定在產業數字化改造、下一代TMT硬科技,同時兼顧部分消費類項目。
盡管進入投資期僅一年有余,至臨資本的投資偏好已逐漸顯現:在消費領域的投資主要集中在早期,產業數字化方向的投資則在B輪后的偏成長期。
據了解,至臨資本已經在產業數字化改造方向投資了醫療大數據公司柯林布瑞、互聯網醫院建設的龍頭卓健科技、物業和不動產管理SaaS公司四格互聯、企業數字化組織服務商鑫蜂維、出海SaaS服務商Onesight。
此外,還有消費領域的無鋒網絡和萬疆網絡,以及TMT硬科技相關的螞蟻智聯和摩象科技等。
“早期不意味著A輪、也不意味著投資額在800萬美金之下,更不必強求估值低于1億美金。”姜皓天認為早期投資的界定早已改變,決定是否出手的核心,是這筆投資是否有獲得超10倍回報的可能。
A16Z+Benchmark
至臨資本的第二張牌是不帶歷史包袱的創新組織架構。
此前數年的VC創業潮以來,盡管水面下有太多未為知曉的團隊散伙和黯然離場,但也有基金創業團隊從管理資本量、明星項目命中率、基金投資回報等不同維度進入了一線陣營。
市場參與者們對新勢力們的期待還來自VC3.0一代。當然,對于 VC3.0 的界定,不同機構有不同機構的定義:有人認為是更年輕的投資人單飛成立基金、有人認為是產業背景出身的新GP團隊,有人認為既有機構進行自我專業化革新也算此類。
姜皓天認為新一代的核心在于機制和組織的創新。以至臨資本為例,其正在嘗試在中國本土實現Andreessen Horowitz(“a16z”)投后機制和Benchmark Capital(“Benchmark”)合伙人制度的融合。
在VC發源地的美國硅谷,“新勢力”A16Z扛起創始人友好的大旗,將大量資源投入到投后服務,并以此為核心競爭力。老牌的Benchmark則以絕對的合伙人制著稱,單只基金規模保持在5億美金之內,每位合伙人都擁有絕對平等的決策權和收益分成。
至臨資本在組織模式上將前述的平權機制和重投后進行了結合:盡管當前的前臺投資團隊尚是“1+X”的模式,即由姜皓天一位管理合伙人與多位投資經理協同作戰,但已明確將向真正的合伙人模式發展;投后管理方面至臨資本已有一位合伙人全職負責,另設財務、PR等專職人員展開工作,具體項目相關投后由各項目的投資VP親力親為。
不難看出,姜皓天仍需要在未來幾年中擔任核心決策的工作,并在項目投資布局的的同時著力培養年輕投資人。
“我喜歡做團隊培養的工作,也有十多年帶團隊的經驗可以用來傳幫帶。”姜皓天補充說,至臨資本已經有多位來自金融行業服務、PE/VC投資、上市公司戰投部、企業管理等領域的專業人士作為投資合伙人加入,這些都是其在項目來源和行業資源等方面的重要支持。
成為2%
創投的工作是和最前沿的科技、最有激情的創業者們打交道。尤其在一些To C消費領域,在創業主戰場上廝殺的主力已是千禧一代。
姜皓天認為投資人過了60歲繼續活躍在VC一線難免吃力,因此在基金命名的時候,他刻意避免了個人烙印。
盡管一期基金投資團隊的“1+X”模式意味著投資決策主要掌握在姜皓天手中,但在他的規劃中,至臨資本的第三期、第四期基金將有望實現 Benchmark式的完全合伙制。
Benchmark聯合創始人安迪·拉切列夫(Andy Rachleff)曾在2014年寫過一篇文章,向公眾揭開創業投資真實回報的面紗:美國共有大約1000家VC機構,而創投行業95%的回報都是由頭部的20家(也就是說,占比2%)創造。
這樣的情況正在中國本土創投市場發生。如今國內市場上活躍的投資機構大約有4000家,在一些VC投資人看來,創投市場未來的主導者將只有其中的2%甚至更少數。
姜皓天認同中國VC市場將走向“2-95”格局的觀察,并認為最終成為絕對頭部的將是兩類機構:一類是體量足夠大的超級基金,一類是回報足夠高的精品基金。
這樣的判斷也符合基金出資人們的配置需求,既有可持續穩定回報的保障,又有實現超額收益的可能。
中國與美國創投市場格局的不同在于,按照拉切列夫的說法,頭部20家VC機構在過去很多年中鮮有變化,回看中國市場,2.0一代的基金管理人已經登上牌桌,正在興起的3.0一代正在摩拳擦掌。
從已經證明自己的一方看:2020年的光景下,2.0一代的VC玩家們已經鞏固了他們的行業地位,高榕資本最新一期的基金規模超過百億元,源碼資本從早期拓展到“早期+成長期”、投后團隊也引入大將。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我們只需要找到適合我們的出資人,并為他們提供超過市場水平的回報。”姜皓天說,中國創投行業的頭部化會持續,他和至臨資本的選擇,是作為小而美的基金管理人以業績取勝。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