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店盈利模式創新實踐
自有品牌
2007年,銀泰百貨的自有品牌“JUSTINTIME”女裝在杭州銀泰百貨武林店上柜銷售。“JUSTINTIME”女裝由銀泰百貨與深圳衣索服飾合作生產的,品牌定位都市時尚女性。
在歐洲,開發自有品牌儼然成為百貨公司的一種成功模式,許多著名的百貨公司無不擁有強大的自有品牌開發體系,比如美國的西爾斯百貨、法國的老佛爺、英國的馬獅百貨、馬莎百貨都是如此,而銀泰進軍自有品牌,亦是想做這種“沒有工廠的制造商”,為百貨店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買手制
香港買手制百貨店連卡佛在北京經營三年后宣布,未來三年將在北京、成都連開兩店,并將重回曾在2006年因“水土不服”而退出的上海市場。
無獨有偶,NOVO時尚百貨、知名品牌I.T和CPU、泰國零售業巨頭尚泰旗下精品百貨ZEN等買手制零售商也紛紛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加快了開店腳步。
目前中國百貨行業幾大巨頭中,百聯、王府井、銀泰、金鷹等已經開始謀求新的自營探索。比如百聯集團旗下東方商廈的歐洲精品皮具館,都由商廈總代理、總經銷,每年舉辦的法國商品周、意大利商品周,這些節日營銷的商品都由百聯自己的買手團隊到原產地直接采購,與其他商場的商品形成了差異化。
連鎖經營
上世紀90年代,南京百貨業曾刮起一陣擴張“風潮”,被業界稱為百貨業的“突圍運動”。據一位商界人士回憶,當時南京幾乎所有的大商場都“走出去”過,揚州、無錫等地均出現過新百、中央等商場開起的“分號”。當時全國上下也都興起了“橫向聯合”之風,北京、上海、鄭州等地的商家也連鎖不斷,但時隔不久,這些商場在外地的連鎖直營店多數因經營業績不佳而紛紛撤出。目前連鎖經營做得較為成功的大概只有王府井百貨了。
進軍商業地產
風頭正勁的商業地產在讓開發商趨之若鶩的同時,也讓傳統零售商怦然心動。因為百貨店采取自購物業形式開店,可以緩解水漲船高的租金壓力,于是有人認為,傳統零售商進軍商業地產領域正是時候。
事實上,傳統零售商自購物業并非個案。百盛、銀泰和新世界等知名百貨連鎖體系中,持有物業的比例在逐年加大。實際上,早在2008年,一批知名連鎖百貨就曾掀起一波“置業潮”。一項統計顯示,當年4-8月間,百貨品牌在國內收購物業的交易超過10宗。當時,國內知名百貨品牌成商集團的母公司茂業國際,以現金2.9億元收購了位于秦皇島市的一幢商業物業。這也是該企業當年第三次“置業行動”。除了茂業國際外,新世界百貨也連續3次出手,購下沈陽、鄭州等地的3處物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