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紡大提花織物應用越來越廣泛
人類最早是以狩獵手段來獲取皮毛,并采集野生的葛麻和野蠶絲等作為紡織工具進行織造,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在數千年的紡織發展史中,我國統治階級的服飾始終以高檔的絲綢或提花織物為主,在新時期晚期已經能夠織造平紋和絞紗組織的紗、絹、羅等織物。商周兩代除了無花紋的紗、縠、縞、羅、綈之外,還有綺、錦等提花織物,綺是平紋地上顯斜紋花,有菱紋、回紋、云雷文等幾種花紋圖案,錦是運用組織變化和色絲形成的有花紋織物,當時已有貝錦、重錦、束錦、玉錦等。1970年遼寧朝陽出土了西周時期經二重錦,1955年寶雞茹家莊早期墓出土的銅劍上粘有經緯顯花的緯二重錦及緯重平并絲加捻的縑等。當時齊紈、魯縞和襄邑織錦的生產已有很大規模,聞名全國。春秋戰國時期,陳留襄邑等地是我國當時織錦技術生產的中心之一,出產有美錦、文錦、純錦等品種。
秦漢時期,綾和錦的品種和數量非常豐富,如馬王堆出土的漢綺有對鳥花卉菱紋綺、幾何菱紋綺等。西漢錦有紺的絳紅鳴鳥紋錦、凸花紋錦,若隱若現的隱花波紋孔雀錦等。這些漢錦的基本組織是1/3、2/2、3/1等四枚變化組織。結合不同色經提經起花,屬經錦。
絨圈錦是馬王堆出土紡織品種具有特殊意義的產品,它兼有金4和絨圈的雙重特征,除用于衣錦外,還做香囊等裝飾織物之用。該織物幅寬50,總經有8800~11200根,需要2055根經線單獨運動,這就必須使用提花束綜管理經紗升降運動。
張騫出使西域路徑的“絲綢之路”上出土了許多著名的漢代東漢錦,有萬事如意錦、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錦、登高明望四海獅鶴錦、韓仁繡錦等。當時不僅有絲織大提花織物,而且有大提花毛織物
除平紋、斜紋以外,紗羅組織也是我國較早采用的一類復雜組織。據史料記載,春秋戰國以前就有羅組織,馬王堆出土一號漢墓和湖北江陵鳳凰山漢墓均有大量花羅出土,如煙色菱紋羅、朱紅菱紋羅、耳杯菱紋羅、皂色幾何羅紋等,不僅有作為衣著的提花羅織物,還有專作裝飾紡織品地花羅,如:有的作成香囊、手套,有的作成帷幔等。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有蜀錦、魏錦、諸葛錦等。
新疆出土的北朝毛毯,地為斜紋,絨緯為8字形結的栽絨毯。
唐代時期,緯錦逐漸被經錦所取代,紋錦紋樣花色繁多,主要品種有月兔紋雙層錦、幾何菱紋緙絲腰帶、暈縑提花錦、織金錦等,唐綾作為官服用料,分平地和斜地起花兩類。新疆還出土了幾何獸紋掛毯,斜紋為地,多種色緯顯花的大提花毛毯,花紋精致作裝飾觀賞用。
宋代以宋羅數量最多,還有織金緞、宋錦。著名的緙絲在宋代達到了鼎盛期,有較多名品傳世。緙絲起源于漢代的緙毛,到唐代移用于絲織,出現了緙絲,在唐宋時代已經作為有名的裝飾織物。它除作衣飾外,還將繪畫移植成緙絲成為裝飾品。其中最有名的產品是南宋朱克柔的蓮塘乳鴨圖。
元代盛行織金錦,品種繁多,有片金錦、盤龍回紋狀花錦、剪絨(雙經織物)及緙繡品等。
明代云錦除原有的庫緞、庫錦、妝花三類外,還開拓了妝花緞、妝花錦、妝花絨、金寶地孔雀羽織金等多個品種。蜀錦和宋錦仍保持著傳統生產,織緞工藝改造為雙面錦,還出現了掉話絨(天鵝絨)、漳絨、漳緞、織錦綾等聞名于世。明代的云錦是宋錦的進一步發展,也屬緯錦。
現在北京故宮珍藏著清代的龍袍馬褂、龍紋緞袍、香云紗、妝花緞、蓮花錦、回回錦、四合紋雙層錦、妝花絨、漳緞、各類紋樣織錦、織金緞、壯錦、苗錦等織物門類齊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的提花技術有了較大進步,提花織物大量涌現,除了絲織以外,已經大量的織造棉、毛紋織物,尤其是進入20世紀末以來,隨著化學纖維品種及數量的增大,大量的提花織物數不勝數,提花織物從品種到應用領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原料方面除棉、毛、絲、麻天然纖維以外,還有各種長度、各種規格、各種性能的化學纖維,結構從單層到多層,門幅從過去的窄幅到現在的寬幅、闊幅,應用領域也由原來的服飾擴展到家用紡織品,生產地區也擴大到全國幾乎所有省份都可以織造提花織物。不僅滿足了人們的需要,而且還大量出口,為人類作出了貢獻。
隨著家紡業的快速發展,大提花織物會越來越得到廣泛應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