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紡行業:2011年十大焦點事件
每天都在發生著大大小小的事件,一年365天,家紡行業有太多事值得盤點。通過梳理一年的報道,我們備感欣慰,因為那一樁樁、一件件,足以讓我們看出行業發展的足跡––家紡“十二五”規劃和行業指數的發布、家紡用品指南的發行都集中體現了2011年家紡協會作出的努力;4項家紡成果、60家家紡企業上榜500強,說明家紡企業越來越具有競爭力;西部家紡城正在完善中,走向西部終于從口號變為現實……總之,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1、家紡業首次推出行業指數
3月11日,中國·疊石橋家紡指數在北京發布,這是我國家紡業首次推出的行業指數。該指數由三大模塊構成:價格指數、景氣指數和流量指數,包含生產環節、貿易環節和流通環節,涵蓋了家紡產業鏈的全過程,能夠及時體現上下游產業的市場環境變化。
該指數由研究團隊通過對212家家紡企業、1585間市場門面房、2488個商鋪的走訪調查整理而成,涵蓋了家紡床上用品及配套用品。去年7月,該指數第一期采集數據已經上線,經過近8個月的模擬試運行,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響。
編輯點評:家紡指數的發布,將有利于建立權威、科學的價格發布體系,為企業在產品開發、產業投資等方面提供參考數據,同時也更有利于企業更好地融入全球經濟,提升中國家用紡織產品參與國際競爭的議價能力。
2、首屆春季家紡展力拓內銷市場
4月2日,首屆中國國際春夏家紡展在上海召開。此次展會重點展出的產品是柔軟、靚麗的布藝,吸引了眾多來自海寧和余杭的布藝企業。首屆春夏展的成功舉辦,向家紡企業證明了內銷市場的活力和潛能。
“十二五”是消費升級階段,家紡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比如每年1%的城鎮化人口、3600萬套保障性用房、1200萬對新婚人士、600萬個新生兒……春夏家紡展作為專業的品牌展會,為行業樹立了細分產業的典范,為品牌提供了適合的宣傳平臺。
編輯點評:說內銷市場有活力、有潛質,還是要從渠道入手。多年來,家紡行業一直在探討渠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拓展渠道。選擇適合的展會平臺至關重要,除了春夏家紡展,還有秋季家紡展、中針會、深圳家紡展等眾多具有不同側重點的展會。據業內人士透露,有個別廠家并沒有多大的總部,僅靠每年參加大大小小的展會,在展會上銷售家紡產品,就能保證利潤,維持運轉。在追求品牌成功的今天,我們并不鼓勵這樣的做法,但是這足以說明展會這種渠道、平臺的重要性。
3、四項家紡成果榮獲行業科技獎
7月初,125項“紡織之光”2011年度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進行公示,并于11月初公布了最終獲獎名單。有4項家紡企業成果名列其中。
孚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島大學共同研發的“巾被織物連續扎染及整理技術”項目、浙江弘生家紡有限公司與浙江紡織服裝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研發的“竹炭纖維保健紡織品的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項目獲二等獎;南通大東有限公司研發的“關于漢麻紡織新材料的研制和在雙層雙面紡織面料中的技術應用”項目、鹽城悅弘制造有限公司與西安工程大學等共同研發的“漢麻功能性高檔家紡面料與制品的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獲三等獎。
編輯點評:4項家紡企業成果是家紡行業的驕傲,也表明科技對促進行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家紡產業是和百姓息息相關的產業,科技家紡帶來科技生活。
4、多個家紡品牌赴西部拓商機
7月,華茂成都家紡城一期C區奠基儀式在彭州工業開發區內舉行。至此,華茂成都家紡城一期已經全部售罄。當地家紡企業,以及業內較為知名的品牌如水星家紡、紅富士家紡、藍絲羽家紡等率先入駐。該園區地處生產園區核心地帶,西靠沙西線和成彭高鐵,區域位置優勢明顯,未來升值空間較大。作為主力開發商,華茂建設公司聯手成都市工業投資集團,陸續投資幾百個億傾力打造中國服裝家紡之都。
編輯點評:西部到底有什么資源如此吸引人?四川的用工用地成本相對都較低,而且這里有豐富的棉花資源,服裝家紡企業很容易控制人力、運輸成本。此外,成都、彭州的服裝家紡產業本身就發展得比較好,造就了一個有潛力的市場。但是,畢竟西部市場還未充分開發,西部產業園要想做大做強,政府積極配合,提供有利政策必不可少。
5、設計大賽設立分賽制
7月30日,張謇杯2011中國國際家用紡織產品設計大賽(決賽)在江蘇南通落下帷幕。大賽產品包括床品、布藝、毛巾3類,經過層層篩選,最終決出3個金獎、6個銀獎、9個銅獎。
今年的中國家紡設計大賽在形式上進行了改革與調整,一是初賽分別在江蘇南通、山東濱州、浙江海寧和余杭等多個分賽場舉辦。即首先舉行疊石橋·床品、飾品、家紡輔料類,濱州·毛巾、浴巾、毛毯、工藝紡織品類,余杭·布藝、布藝家具、窗簾類3個專業評比大賽,只有在專業評比大賽中入圍的產品才能夠進入大賽的第二個階段,即在南通舉辦的張謇杯2011年中國家紡設計大賽的最終決賽;二是在大賽的組織結構上也作了調整,主辦方增加了山東濱州市人民政府、浙江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政府、江蘇海門市人民政府。
編輯點評:這樣的改革和調整,充分調動了各產業集群地政府的積極性,發揮了產業集群地的優勢,帶動更多、更優秀的家紡企業、家紡設計師參賽,為促進我國紡織業整體轉型升級和品牌建設作出努力。同時,這也整合了各大產業集群的優勢設計資源,促進了各產業集群地專業化設計能力的提高和差異化設計風格的推廣。
6、中國紡織報舉辦中國家紡品牌渠道建設高層論壇
8月28日,由中國紡織報社主辦的2010~2011年度中國家紡品牌渠道建設高層論壇暨中國家紡品牌影響力傳媒大獎頒獎典禮在上海拉開帷幕。
此次論壇的主題為“推進家紡品牌建設,提升終端贏利能力”。企業家、大型商場賣場代表、加盟商、設計師、營銷專家等共計150人,參與了這場探索家紡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的“頭腦風暴”。
中國家紡品牌影響力傳媒大獎頒獎將此次活動推向另一個高潮。中國紡織報社聯合數十家媒體,以新聞調查和對公共監測數據分析的方式,通過公正的媒體評價、權威的專家點評、相關領導的研討,將10個獎項頒給家紡品牌。
編輯點評:此活動是中國家紡領域唯一傳媒大獎,將成為中國家紡領域受人關注的焦點,同時獲獎品牌通過各種主流傳媒輻射到整個社會,具有不可替代的社會影響力;從其產業效應來看,評選內容的最終排名將成為當年家紡產業的晴雨表,將成為整個產業有力的參照指數。
7、《家用紡織品消費指南》發行
9月28日,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在京召開《家用紡織品消費指南》發行新聞發布會?!都矣眉徔椘废M指南》是由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組織相關企業、大專院校、行業專家共同編寫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消費者科學、合理地使用家用紡織品,讓家紡產品更好地為提高人們生活品質服務,推動行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家用紡織品消費指南》以消費者為導向,用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了在選購與保養床品、毛巾類家紡產品方面的各種小常識。
編輯點評:近年來,我國家紡產品尤其是床品、毛巾類產品的消費量逐年增長,但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消費習慣以及消費誤區都是影響消費升級的重要因素,面巾、方巾2~3個月就更換的習慣,在國內中小城市還很難達到。所以如何倡導合理消費、健康消費、科學消費一直是中國家紡協會積極探索的問題,也是組織編寫該書的意義所在。
市場上一直沒有權威的家紡產品使用指導,《家用紡織品消費指南》填補了空白,對擴大家紡產品消費、推動企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8、60余家家紡企業上榜500強企名單
9月23日,2010~2011年度中國紡織企業競爭力測評結果出爐,發布了各行業競爭力10強(20強)企業名單和全行業綜合競爭力500強企業名單。其中,約60家家紡企業榜上有名,在前100名企業中,家紡企業的數量又幾乎占據1/5。
本屆企業競爭力測評分析指出,入圍企業的規模較以往均有所擴大,利潤總額、工業總產值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長;此外,競爭力優勢企業的創新能力和贏利能力均明顯提高。
編輯點評:家紡企業在500強企名單中的不俗表現,給處于出口不利、內銷不穩尷尬境地的家紡企業注入了信心,描繪出家紡行業發展的良好前景。由此名單可以看出,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高創新能力是企業贏利的基本保障。
9、中國家紡協會五屆四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召開
11月16日,中國家紡協會五屆四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在廣東佛山召開,同期還召開了“五屆四次副會長會議”、“中國家紡協會經銷商工作會議”以及“家紡企業與飾品企業對接交流會”。
針對我國家紡行業面臨的宏觀經濟形勢以及企業當前發展現狀,協會積極開展了各項行業工作。一是做好協會常規工作;二是積極利用展會平臺以及年會等多種形式,為行業企業開拓國內外兩個市場搭建平臺,加強自主品牌建設,提高行業內生動力;三是協會以家紡設計大賽,流行趨勢研究、發布、推廣與家紡設計師職業技能鑒定作為提升家紡文化的重要抓手,引導企業加強產品研發,增加產品附加值,提升企業軟實力;四是重視行業外交,不斷提升行業國際影響力;五是積極為行業整合資源搭建產學研交流平臺。
編輯點評:協會是產業的領航人,家紡業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與家紡協會創立至今所作的努力密不可分。
10、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十二五”規劃發布
11月,中國家紡協會正式公布了《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規劃指出,“十二五”時期,是家紡行業由大變強的關鍵時期,是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深刻認識并準確把握行業發展新特點,科學制定行業“十二五”規劃,對于促進行業持續平穩發展、幫助企業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對于實現家紡強國轉變,完成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十二五”時期的主要目標是經濟指標平穩較快增長、科技水平明顯提升、品牌建設取得新突破、低碳環保節能減排成效顯著。同時需要在政策方面給予品牌企業相應的稅收優惠,支持行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制度創新,解決企業融資問題。
編輯點評:家紡“十二五”規劃在千呼萬喚下終于出臺,這對行業未來的走勢和發展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當前,我國家紡行業的發展充滿機遇,但同樣面臨著國際國內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引導行業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提高行業科技貢獻率、品牌貢獻率,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是明年的發展要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