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創新能力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
北京12月28日電 2011中國自主創新年會28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對年會作出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發來賀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并講話。
李長春在批示中對2011中國自主創新年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他指出,經濟日報社通過主辦年會的方式,集中展示“十二五”開局之年我國在推進自主創新、掌握自主戰略的核心,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新聞媒體要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切實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宣傳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培育創新文化、營造創新環境,在全社會形成有利于創新激情競相迸發、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的良好氛圍,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強大動力。
劉云山在賀信中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促進經濟發展、增強綜合國力的戰略重點,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近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在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希望各地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改革創新這一強大動力,注重推動重大技術突破,注重增強核心競爭力,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自主協調發展。希望經濟日報充分發揮媒體傳播優勢,大力培育創新文化,營造有利于創新技術不斷涌現、創新人才健康成長的輿論氛圍,為推動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劉延東在開幕式講話中強調,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機遇,圍繞主題主線,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域、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大力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積極推進協同創新,大幅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建立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和企業協同創新機制,提高自主創新整體效能。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科技創新驅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升級,著力發展民生科技,讓創新成果惠及廣大人民。要加強創新人才培養,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才評價體系,大力弘揚創新文化,推進科技知識普及,為自主創新奠定堅實人才基礎和良好社會環境。要擴大科技創新的開放合作,不斷提升科技創新國際化水平。
2011中國自主創新年會由經濟日報社主辦,主題為“世界經濟變局 中國創新應對”。年會發布了經濟日報“創新型城市與低碳城市評價體系”、“創新型企業與創新人物評價體系”,并在權威專家學者科學認真評選的基礎上,表彰了2011年度中國十大創新型城市、十大低碳城市、十大創新型企業、十大創新人物等。
經濟日報社社長徐如俊主持了年會開幕式,經濟日報總編輯張小影主持了主題論壇。來自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委的負責同志、有關城市和企業的代表及有關專家學者共200多人出席了年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