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原料市場:慎對經濟與行業周期
行至2011年四季度,紡織腈綸、錦綸位于跌幅前三位,四季度分別下跌19.70%、17.67%、17.07%。以粘膠短纖為首,在2011年三季度的最后一波反彈后便大跨步下挫,主流價格從19500元/噸~20000元/噸一路下探至15500元/噸~16000元/噸水平,跌幅之猛甚于當初上漲時的氣貫如虹。
仔細分析不難發現,不少品種之所以有如此慘痛的“凍傷”,主要緣于經濟周期和行業周期的復雜交織。
在去年“十年不遇”的火爆行情刺激下,滌綸、粘膠、氨綸、錦綸等產業迎來一波又一波的擴能熱潮,幾乎家家化纖企業都有正在或準備新上的項目。據統計,2011年1~11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突破3074萬噸,同比增長14.88 %。然而,今年以來歐美主權債務危機頻頻惡化,新興經濟體國家通脹問題突出,央行連續收緊的政策以及國內經濟放緩導致下游工廠需求萎靡,出口企業作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主力軍飽受折磨。
自去年6月以來,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呈逐月下降。據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12月,我國出口紡織紗線及織物83.01億美元,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134.42億美元,分別比11月增長3.32%、9.28%,紡織品及服裝出口增幅均降至個位數。在“下游需求不見放量,新增產能蓄勢待發”的情況下,市場出現供應相對過剩的窘境,利潤水平不斷下滑直逼成本線,部分品種甚至處于虧損境地。
內銷市場也不容樂觀,國內服裝鞋帽類內銷增速進入9月后明顯逐月趨緩。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12月CPI同比上漲4.1%,較11月下降0.1個百分點;PPI同比上漲1.7%,較11月下降1個百分點。其中,CPI價格指數創新低給市場帶來一定支撐,但PPI價格指數下滑明顯增添市場憂慮,這表明需求仍然乏力,企業贏利能力還在被絞殺。
2011年,我們見識了市場行情的無常跌宕,以及太多經驗主義導致的操作失誤。2012年,由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導致的需求萎縮或需求增長放緩在一段時間內仍將對商品市場形成壓制。紡織原料市場依然充滿不確定性,那些產能過大、市場黯淡的品種企業開工負荷會下調,停產和轉產企業將增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