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兆華解讀中國家紡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十一五”是中國家紡發展歷程的一個高潮期,在這期間我們邁向了“家紡大國”。進入“十二五”,家紡跟隨著整個紡織行業,向著由“家紡大國”轉變成“家紡強國”的目標前進。
在“十一五”期間,家紡行業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加強技術改造、引進先進工藝、淘汰落后裝備、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附加值,促進纖維原料使用效率和產出價值的提高。2010年,家紡行業消耗1200萬噸纖維,占紡織品纖維消耗總量的29%,行業單位纖維產值5年內累積提高58.9%,年增長率為9.58%。
盡管如此,由于家紡行業起步較晚,多數企業尚處于資本積累初期,規模有限,行業還是存在工業基礎薄弱,裝備技術水平總體偏低;市場集中度較低,核心品牌市場占有率不高,張力不足;渠道單一化,同質化現象嚴重,不利于行業向縱深發展;人才結構性短缺,阻礙行業發展;消費理念陳舊,亟待轉變提高等問題。
發展機遇
“十二五”期間,行業面臨著國際市場、國內市場雙重機遇。中國家紡協會會長楊兆華說:“隨著世界多元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全球家紡產業格局正在經歷一系列的調整,這將為我國家紡產業依靠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分工、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創造有利的外部條件。近幾年,俄羅斯、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及東盟、南美洲發展中國家對我國家紡產品的進口需求快速增長。隨著國家的崛起和經濟的發展,數量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勢必將成為我國家紡產品出口的重要市場。”
金融危機后,很多出口企業意識到內銷市場的重要性,越發重視國內市場機遇,中國家紡市場還有著巨大的潛在需求待發掘、滿足。
“居民提高生活水平、轉變生活方式,醫院、賓館及休閑娛樂等公共場所需求增加,政府建立擴大內需長效機制、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等需求因素,都將為行業發展提供新的增長空間。”楊兆華說。
“十二五”時期,國內生產總值將保持穩定增長,經濟形勢將更加繁榮,消費能力將快速提升。我國人口增長已進入穩定期,每年新增人口約為600萬人。未來5年,城市化水平將提高4個百分點,意味著將增加大約6000萬城市人口,即年均新增1200萬人。隨著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建設工程的實施,城鎮人均居住面積將逐年增加。人口、新居等因素加大了未來產品需求。另外,婚慶類產品將持續熱銷。目前,我國每年因1000多萬對新人婚慶而發生的直接消費高達6000億元。兒童用家紡消費品數量也不斷增加。消費者追求健康、時尚、舒適的生活方式,期待美化新生活的訴求對行業產品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此外,公共類產品更新,保障需求增量。新增、修繕的賓館及休閑娛樂場所、醫院、療養院、養老院、交通工具等公共設施,將創造公共類產品新增需求和重置需求。2010年醫院和衛生院床位共計有537萬張,同比增長10.27%,收養性社會服務機構共計4萬個,床位312.3萬張,同比增長13.4%。伴隨公共衛生服務要求的提高,公共類產品需求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目前,全國酒店客房數年均增長率約為10%,星級酒店客房數達200萬間,預計未來10年內增至500萬間。
從市場到產品
1990年~2005年是家紡產業發展最快的15年。楊兆華表示:“這15年,家紡產品經歷了一個由少到全再到好的過程,在家紡行業起步階段,市場對家紡產品缺乏認識,因此那是一個填補市場的階段,在物質匱乏的時候任何產品在市場上都能取得不錯的銷售效果。”而現在,家紡產品更加完善、市場更趨成熟,消費者的選擇余地大,競爭越發激烈。再不會出現市場跟著產品走,商家生產什么市場就賣什么的情況,而是商家圍繞市場需要,生產市場真正缺乏的產品。楊兆華表示,這才是正確的發展之道。
目前,擁有2~3套家紡產品的家庭已不是少數,隨著物質的豐富,消費者在產品設計、企業規模、行業標準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應對市場變化,“十二五”時期行業發展也有了新任務:優化產業布局,促進協調發展;探索渠道多樣化,構建營銷新格局;加快品牌建設,構筑全方位體系;加強人才培養,夯實強國基礎;完善公共平臺建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提倡家紡文化,彰顯中國特色;加快技術進步,促進產業升級;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延伸產品服務,積極擴大內需;加快自主品牌出口,推進多元化國際市場建設。
其中,渠道探索更是重中之重。楊兆華說:“現在,渠道費用太高,流通成本太大,因此生產商、批發商、網點都沒有賺到錢。據了解,生產環節的利潤是10%~20%,而批發環節的利潤僅有3%~5%,網點的利潤也僅有10%多點。”根據市場環境的日新月異和市場格局的細化,不斷完善傳統營銷渠道,推進多層次商業渠道建設勢在必行。“大家紡”連鎖、不同產業間的跨界合作模式,借用家居渠道共享飾品渠道等都將有效補充和完善行業營銷網絡。
楊兆華特別指出:“企業應該盡快跟進電子商務,拓寬新型網絡營銷渠道。2011年,網絡營銷破億元的企業有博洋、水星、羅萊等,而要在線下實現銷售過億元是何等難事?電子商務沒有領域限制。探索并比較傳統市場渠道與電子商務各自的優劣及產品需求特性,實施差別化的市場定位,滿足不同層次消費市場的需求,加強網絡銷售產品的標準化設計和質量管控,為消費者提供有保障的高性價比產品,有利于企業的銷售增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