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輔料行業:小拉鏈、大市場
通過對國內拉鏈大型企業潯興股份、國際拉鏈龍頭企業YKK、奢侈品拉鏈RIRI拉鏈、鈕扣龍頭偉星股份等服裝輔料企業的研究,重點分析了服裝輔料行業最具潛力與市場的兩個細分行業:拉鏈與鈕扣行業。關于拉鏈與鈕扣行業現在的競爭狀況與未來的發展前景有以下幾點認識想與大家分享:
品質細節-拉鏈
1.小拉鏈、大市場,中高端市場幾乎被國外企業壟斷,中低端市場以小企業為主。據服裝協會統計,2009年全球拉鏈市場的規模大約在600億左右。在拉鏈的中高端市場上,YKK的市場占有率在80%以上。而高端奢侈品市場,則由瑞士RIRI拉鏈壟斷。國內拉鏈生產企業以中小為主,據中國拉鏈協會統計,中國拉鏈企業中固定資產在1億元、年銷售額在3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約2-3家。國內企業競爭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
2.國內大型企業拉鏈企業與國外品牌,并沒有把國內品牌納入重點客戶。這樣就給了初具規模的輔料生產商,例如潯興、偉星等企業,巨大的發展機會與空間。
3.拉鏈行業競爭格局,中高端靠技術、中低端靠價格。中高端市場對價格敏感度略低,但是技術要求較高。我國拉鏈企業在技術上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較大的距離。雖然YKK市場份額每年在逐步下滑,但是短期內國內企業并沒有實力與其正面對抗,未來國內拉鏈企業的發展機會還主要來自于國內品牌服飾的快速發展。而中低端市場基本處于低價銷售競爭模式,而國內大型拉鏈生產企業,其成本比小企業要高,中低市場的并沒有競爭優勢。從盈利模式,和發展前景都需要國內大型拉鏈生產企業在中高端市場上有突破,這必然需要不斷的提高研發技術能力,讓產品品質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品味細節-鈕扣
1.鈕扣的市場容量與服裝的產量具有強相關性,鈕扣裝飾性的增強,讓鈕扣市場容量增速快于服飾產量的增速。2009年我國服裝生產量為237.5億件,根據中國服裝協會服裝輔料專業委員會的統計資料,2009年我國鈕扣產品的市場需求量約為950億粒左右。據《中國服飾報》統計顯示:現在鈕扣的連接功能只剩下30%,有70%都是承擔著裝飾的作用。鈕扣裝飾性功能的加強和品牌服飾的快速增長,提高了鈕扣的使用頻率,2000年每件服裝的鈕扣需求為2.4粒/件,而2009年提高為4粒/件。2000年到2009年鈕扣的總需求量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4.6%,高于服裝數量12.57%的增長。
2.鈕扣中高端市場,設計與銷售服務是核心競爭力。目前50%的鈕扣市場為中高端市場,未來隨著消費升級,中高端鈕扣的市場份額也將不斷擴大。鈕扣的功能性較為簡單,國內現在的生產工藝也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由于鈕扣的裝飾性屬性較強,品牌服飾的服裝設計時對鈕扣的個性化、多變性、時尚度的要求也相應較高。這就要求服裝輔料企業必須具備較為強大的研發設計能力,甚至參與到品牌服飾的設計中,對特定的服裝款式、風格設計相對應的鈕扣。鈕扣的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在保證了一定質量的基礎上,其設計更加重要。設計的加強,就要求給重點客戶公司配備相應的設計與服務人員,這讓完善的銷售網絡尤為重要。而現在中小型企業競爭激烈,每年薄如紙的利潤難以支撐持續的研發設計投入與完善的銷售網絡鋪設,大型企業有明顯的先發優勢,如今中小型企業也難以進入中高端鈕扣市場。
3.鈕扣中低端市場:赤裸裸的成本構成,市場處于完全競爭狀態。低價是王道,大型企業沒有競爭優勢。而且鈕扣的原材料為大宗商品,其成本構成很透明。業內有這樣的計價方式:金屬紐扣材料金屬為主,可稱重按重量來算:如每顆銅紐扣,重量多少,銅價每公斤多少等,直接可以推算出鈕扣的價格。目前國內中小型鈕扣生產商業沒有能力提高自己的設計研發水平,產品也多以抄襲模仿為主,產品同質現象嚴重。這樣的競爭環境接近于完全競爭市場,單一鈕扣生產商很難提價,只能保持微利水平。由于鈕扣生產為勞動密集型,勞動力成本占主營業務成本的15%-20%。大型企業勞動力雇傭、稅收上的規范性,讓其產品成本相對中小型企業并沒有競爭優勢。而隨著國內消費升級,鈕扣的中低端市場份額也逐年萎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