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凱:產業轉移和升級如何緊密結合
5月15日~16日,2012全國紡織產業轉移工作交流大會在重慶召開。會上,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各地方工信部門負責人以及重點企業代表進行了深入交流,展開了一場企業與政府間“多對多”的對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在會上強調,要堅持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緊密結合。
大會由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和中紡聯合會紡織產業轉移工作辦公室共同主辦,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承辦。工信部、中紡聯合會的領導,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的負責人,以及有關紡織服裝園區、企業代表近300人出席了大會。
紡織產業轉移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主要是從紡織產業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對于中國紡織產業來說,產業轉移主要是從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會上,工信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表示,東部地區產業轉移要率先實現轉型升級。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時,要注重引進具有自主研發能力和先進技術的企業,優化產業結構,形成跨區域的產業鏈和價值鏈。紡織產業轉移必須將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產業轉型升級上。
朱宏任指出,東部地區在產業轉移過程中要實現產業提升,發展紡織服裝高端制造業;中西部地區承接轉移要與培育優勢產業相結合,重點發展特色產業,促進承接產業集中布局,注意資源環境承載能力。
王天凱在講話中指出,中國紡織產業轉移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在紡織產業由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同時,中西部地區紡織行業的比重得到快速提升。2011年,中西部地區規模以上紡織工業產值比重達到19.7%,比2009年提高了4.2個百分點。其中中部五省占到13.9%,比2009年提高3.4個百分點。為應對勞動力成本的快速上漲和紡織資源緊缺的矛盾,棉紡織和服裝成為優先和重點轉移的行業,轉移項目的比重達到70%以上。2011年,中西部地區規模以上服裝制造業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18.5%,比2009年提高6.9個百分點。
2009~2011年,服裝制造業產值增長超過一倍的有8個地區,分別是江西、湖北、河南、遼寧、安徽、湖南、四川和河北。近幾年,向中西部轉移棉紡織規模超過600萬錠,2011年,中西部地區紗、布產量占全國比重分別達到39%和24.2%,比2009年提高5.3和3.5個百分點。產業轉移促進了東、中、西部區域持續調整和協調發展。
王天凱在會上強調,整個產業也面臨著世界經濟一波三折、國內要素成本上升、人口結構變化、資源環境約束加大等挑戰,行業必須主動加快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建設紡織強國綱要》對今后5~10年的發展提出了總體要求,產業轉移其實質就是升級,要堅持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緊密結合。
此外,大會以“轉移、升級、創新、共贏——中西部紡織產業轉移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舉辦了對話及交流活動,政府和企業之間進入了更實質的交流對接環節。王偉圍繞《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就“中國紡織產業如何科學有序地轉移”以及“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國家和政府對紡織產業轉移提供的政策支持”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提出未來產業發展將呈“量放緩,質提升”的趨勢。
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院長李進才針對“十二五”期間我國紡織產業的總體規劃布局,及近年來東中西部紡織產業發展狀況、中西部地區可利用的地區資源優勢等發表了觀點。
中紡聯合會副秘書長、產業轉移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楊峻從目前各地紡織產業的轉移情況、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等方面進行了總結,為紡織企業直面國際國內的種種不確定性因素,從“危”中求“機”提出了建設性意見,要用創新思維推進紡織服裝行業產業轉移。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產業轉移辦公室副主任朱北娜則對棉花的資源利用和區域產業發展的關系進行了解讀,并介紹了近年來棉紡業轉移至中西部的發展情況及特點。
作為紡織行業產業轉移企業與產業園區的典型代表,安徽華茂集團董事長詹靈芝、重慶金考拉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建明和新疆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趙欣,在會上介紹了成功經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圍繞產業轉移過程中政府和市場應發揮的作用,與會代表展開了思想交鋒。華孚色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偉挺和山東如意集團董事長邱亞夫提出,為了促進紡織產業轉移,應盡快建立國家紡織產業轉移仲裁委員會。
恒力集團副總經理來建生則認為,產業轉移更多的應該是市場行為,政府在產業轉移中所起的作用應該放在規劃、優惠政策及服務上。
在隨后舉行的“東西部紡織項目對接交流會”上,與會代表形成一個基本共識——紡織產業轉移,讓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