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網購征稅方面的討論
網購征稅真的“稅”到渠成了嗎?
2012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如何看待個人網店開始征稅”再次把網購征稅的話題擺在了公眾的面前。
近日更有消息稱,河北省某市國稅局日前約見了38家淘寶商城(天貓)中的大型網店要求補稅,在微博和網店經營者中引起熱議。
電子商務信息平臺派代網的消息稱,這批被要求補稅的38家網店中,多數是一般納稅人,按要求補17%增值稅加企業所得稅。其中一家公司去年銷售額過千萬的要求補稅,如果按小規模企業5%的核算方法,就需要補六七十萬稅,如果按一般納稅人核算估計要交稅200萬左右。
網購征稅真的“稅”到渠成了嗎?
實名制的“稅”時代
2010年7月1日,《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實施,國內網店開始步入“實名制”時代。實名制非但沒有遭到阻力,反而受到了大部分網商和消費者的歡迎。
“根據問卷調查反饋,我們幾乎沒有聽見反對實名制的聲音。”義烏網商協會秘書長童元智接受采訪時表示,對于規范經營的網商來說,實名制不會產生多大影響,反而將更有利于網店健康發展。
近些年,依托全球最大的小商品交易市場,義烏電子商務迅速崛起,上萬名網商聚集于此。據統計,目前義烏的電子商務平臺超過1000多家,網商在淘寶等購物網站建網店達到2.5萬余家,僅2010年全市C2C電子商務銷售額就高達300億元。
雖然,實名制最終被大多數網商接受。然而,也引發了不少業界人士的擔憂,生怕網店“實名制”將會成為網店征稅的“前奏”。
一年后,這一猜測在武漢成為現實。2011年6月,武漢市國稅局開出國內首張個人網店稅單――對淘寶女裝網店“我的百分之一”征稅430萬余元。據稱,在武漢的淘寶皇冠級以上網店都將被納入該市稅收征管范圍。
據武漢市國稅局第二稽查局介紹,武漢網店“我的百分之一”2010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該局征收其2010年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滯納金,共計430.79萬元。
武漢國稅局征得430余萬元稅款后,還要求另外4家網店補稅……此后,“親,你‘被征稅’了嗎?” 一度成為網商們自嘲的話語。
“殺雞取卵”與“放水養魚”之爭
隨著武漢首張個人網店稅單的一聲“吼”,社會各界對于網店征稅的話題展開了數次激烈的討論,并有幸入選2012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
“在行業背景中提到網店在近幾年會進一步增長,因此伴隨越來越多個人網店的建立,個人網店也急需進一步的規范和監管,一直以“低價”作為競爭力的“個人網店”,并不利于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一位長期研究電子商務的人士表示,在初期,稅收對電子商務可能會有“陣痛”,但是從長遠角度看,對其發展還是有利的。
有的專家則認為對個人網店征稅并不緊迫,對企業網站征稅才是當務之急。“企業網店的擴張勢必會收縮實體店鋪擴張,犧牲了實體店創造就業市場的巨大能量,也將對純個人網店等產生一系列沖擊。”有業內人士認為,企業網店的擴張不但會導致實體店鋪萎縮,還會擠占純個人網店市場,對就業市場負面影響極大。
相比實名制的支持,實力較弱的網店對網購征稅表現得更為敏感,反對者比比皆是。“一旦征稅,網店就會失去它低成本的必殺技,屆時一批小的網商不得不‘關門大吉’。”在網上銷售包包和居家日用品的王華說,現在很多人在網上開店看中的就是較低的進入門檻和價格優勢。假如像實體店一樣進行稅務登記,繳納營業稅,網店的經營成本必定增加,網店商品的價格也肯定會上漲,消費者可能因此會大量減少,導致網店無法經營,最終“倒閉”。
個人網店店主“像風一樣”告訴記者,淘寶賣家QQ群最近也經常就征稅問題展開激烈討論,大家普遍認為中國尚未發展到對淘寶等征稅的階段,尤其對于小賣家而言,征稅會壓縮其利潤空間,甚至迫使其關門倒閉。
武漢市郵政速遞公司光谷區域公司總經理廖利軍表示,物流單量能側面反映網商的活躍程度。“我的百分之一”網店補稅的消息傳出后,武漢另一家經營服裝的金皇冠網店每天的發件量從4000多件銳減至1000多件,還有一些網商把個人網店留在武漢,而將網上商城遷到了外地。
“對網商征稅有些操之過急。”中國社科院趙京橋表示,“網店征稅”不能操之過急“殺雞取卵”,應“放水養魚”。就目前來說,如果從全國大范圍地征稅,并不利于電子商務的發展。從國家的層面來說應該合理地設計一套電子商務納稅準則,以進一步完善和規范電子商務。
不可捉摸的方向
實際上,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很大程度學習了西方過往經驗。在國外網店是要征稅的,那么國內網店征稅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而最讓各網店店主擔心的還是具體操作的問題:稅點如何確定?是否差別征稅?具體如何執行?納稅機制是否規范?“其實,成本增加這方面是影響最小的,關鍵是執行過程中的人為操作。” 網商“小龍飛騰”感嘆道。
“這肯定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初期要把這些建設清楚了,肯定是會增加成本,所納稅款可能還不夠執行,但是這個過程還是要做,這個需要一步一步來做。早期成本可能會高,但后期完善了就會好一些,總有一個開始,這個必須還要建設起來,因為網絡銷售這塊的業務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資金流越來越大,如果你不規范它的話,遲早都是一個問題。”蘭州大學經濟學博士王芳表示,網購應該有一系列配套的措施,在物流和網店的經營模式上也應有個規范的財務制度,比如通過第三方支付等加以規范,這樣可能在處理營業額難確定的問題上會好一些。
有業內人士指出,對網店收稅應該作為一種財政政策推出,而不能僅為了收錢而收稅。政府動用“財政杠桿”對企業開網店征稅,應更側重維持實體店的生命力,保護其創造就業崗位的活力,緩解國內就業壓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