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設計師鄧兆萍:因為獨特所以不凡
2012年某個下午,廣州市北京路步行街上人頭攢動,人們都在好奇地等待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鄧兆萍主題為“穿越”的發布會開始。這里是2012廣東時裝周的分會場,在這條著名的千年古道上,搭建起一座鋼化玻璃制成的舞臺,身著華服的模特行走其上,仿佛時空也隨之穿越千年。
發布會開始前半小時,原本艷陽高照的天,卻忽然飄落細雨,形成煙雨迷蒙之景。舞臺上,模特正在展示的是以青花瓷為創作元素,名為“天青煙雨”的系列作品。這種完美的和諧之美留給觀眾極為深刻的印象。“‘天青過雨’是青花瓷的極品,天青色在燒制過程當中是很難形成的,靠的是天時地利,瓷器在出窯的瞬間,剛好遇到煙雨迷蒙的天氣,天青色才能更藍,白色才能更潔白。宋徽宗如此御批,‘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當天的細雨正好為我的‘天青煙雨’系列增添了滿滿的意境氛圍,就像是天意一般!” 鄧兆萍回憶起當天的情形,依然激動萬分。她并未因擔心舞臺濕滑影響會演出,反而以天降甘霖為喜。
這位永遠有著奇思妙想、不斷尋求突破的“時尚行者”以一場無與倫比的發布會,讓我們再次領略到她用服飾演繹對生活的熱愛,以流行訴說對自然的崇尚的設計境界。
獨特視角引發創作靈感
鄧兆萍得到“時尚行者”的美譽,緣于她鐘情于四處游歷采風,捕捉靈感。2003年中國國際時裝周上的“茶馬古道”發布會靈感來源于中國的茶文化和邊境少數民族的元素,也讓她獲得了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的稱號。2004年的“天梯”更是融入了云南民族服飾文化元素。2007年以印度為題材的“凡心·梵音”是她兩年內3次去印度采風后創作出的作品,發布會引起很大轟動,也讓她的“心水”品牌三度在中國時裝周捧得“中國最佳女裝設計獎”。
然而,她的靈感源泉并不止于此。從小擅長理科的鄧兆萍數學成績格外突出,于是,她想到將數學概率應用到服裝設計中,通過計算,尋求“黃金比例”。“在看過我的‘凡心·梵音’發布會后,李克瑜教授特別夸獎我的設計‘比例好看’。于是,在服裝平面構成中融入數學的應用比例,也成為我個人設計風格的標簽。”鄧兆萍說她偏愛使用不對稱的結構打破人體自身對稱的平衡,從而構建出富有動態感的新的視覺平衡。
不僅是理性的數學能被拿來融入感性的服裝設計中,世間萬物似乎在鄧兆萍眼中都能成為設計靈感的來源。早在1996年,她拿到“賢成杯”全國服裝設計大賽銀獎時,便已經開始探索把中國特別精髓的儒道文化運用到服裝設計上面,比如說易經的八卦紋理。她2007年應邀參加意大利全國制革聯合會的琳瑯沛麗皮革展,成為意大利全國制革聯合會第一個邀請的中國設計師,作品“天方地圓”融合了中國文化又采用歐洲版型,受到不少意大利、法國等品牌的青睞。
“其實服裝設計是心靈的寫照,歸根結底離不開思想,這也許就是我設計作品最大的魅力。”鄧兆萍自我評價道。我們看到她的作品不限制在服裝本身的狹小思維空間,而是將對藝術、文化、生活的感悟全部融入到設計中,不拘泥于形式上的規范。她的設計中許多不規矩的部分打破了常規,這讓她在色彩和元素上運用更加大膽。她會在顯微鏡下觀察各種物質的結構紋理,作為面料紋飾的靈感來源;通過了解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把握色彩流行趨勢,在形勢不好的時候多采用鮮艷明亮的色彩,在形勢好的時候多用自然的大地色系色彩;她與盧延光、錢鈴戈等著名畫家跨界合作,以他們的繪畫作品為靈感設計服裝。她的“心水服飾”品牌成功地將2002年“凡塵留心”中露背裝的中國結、2003年初“瓷”中矜貴的紅瓷和青瓷、同年底“茶馬古道”中蕩氣回腸的中國紅、2012年“天青煙雨”的青花瓷留在人們記憶深處。而她的另一個品牌“兆豐制服”則為廣東地區的中國人壽、中國銀行、南方電網和多家知名房地產公司設計出符合公司企業文化的、擁有獨一無二顏色或圖騰的制服。她透露,日前提交給南方電網戶外作業的工作服設計方案中,她將每個省的地圖經過藝術加工,作為當地制服的特色紋飾。這個創意的誕生令她自己興奮不已。
“我沒有通過很強化的專業訓練,所以我不會被很多條條框框限制住,我覺得時尚的元素是不需要約定俗成的。”鄧兆萍從容說道。
服裝設計是一場命中注定
或許正是因為“半路出家”,鄧兆萍的設計靈感才愈發無拘無束、天馬行空。談起自己某一個得意的設計想法,鄧兆萍的興奮之情就如孩童一般。“一方面從小受原是廣東省十大技師之一的父親影響,有了耳濡目染的專業熏陶,另一方面,從小學習芭蕾舞,讓我對人體身形比例格外敏感,也有著比一般人敏銳的時尚觸覺。”她有些自豪地說道。
雖然原本無意繼承父親的衣缽,然而,服裝設計師卻似乎成為鄧兆萍命中注定的職業。外語專業畢業后,她進入廣州市紡織品公司當翻譯。工作之余學到了很多服裝的基本知識和制作經驗。在日本三峰服裝有限公司工作時,她見識了很多國際頂尖的品牌,也學到很多國際品牌獨特的裁剪手法和結構原理,為之后從事服裝定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她決心從事服裝設計后,更是毅然辭掉了工作,去廣州藝術學院讀服裝設計。1996年畢業后,鄧兆萍創立了“心水服飾”及“兆豐制服”兩個品牌,同年便獲得“賢成杯”全國服裝設計大賽的銀獎。
不少人都說設計師是一份繁復而辛苦的工作,鄧兆萍卻樂在其中。她內心并無太多執著和貪戀,只是希望享受設計帶給她的內心愉悅。“我深深記得我的老師張肇達曾經說過‘服裝設計是優雅的職業’。我喜歡這個職業,它讓我感到快樂和滿足,另外,我也不知道除了服裝設計外我還能做些什么——我想要善用自己感受美的天賦。”
2006年,她毅然將自己的零售店鋪關閉,公司和工廠分離,專注“心水服飾”和“兆豐制服”兩個品牌的設計制作。“想要做一個大服裝品牌需要付出太多精力,這會耽誤我的創作靈感和時間。現在,我要求公司的工作時間控制在8個小時以內,讓我能有更多時間專心創作和陪伴家人。”如今,鄧兆萍評價自己是一個“魚與熊掌兼得”的幸福的人。
鄧兆萍不僅用自己的作品表達其對美的感受,也通過更多途徑培養人們學會審美。她成為廣州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客座教授,開設課堂,講授服裝設計的技法和美學相關的知識。同時,作為《南方都市報》時裝探長專欄特約專家,鄧兆萍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擁有自己的專欄專門評論明星穿著的設計師。她獨到的眼光和犀利的點評,既專業又有可讀性,總能吸引讀者的目光。
新一年,她將以閩南文化為主題舉辦發布會,這也是她2003年獲獎后最想做的一個主題。“很多人說廣州是一個沒有文化的城市,那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其商業化的一面。然而我認為廣州有著自己的文化底蘊與創新前衛、務實包容的地域民風。我希望在作品中向人們展示閩南的建筑、戲劇、繡品等獨特的文化。”
她心胸開闊,總有源源不絕的靈感迸發;她性情溫柔,作品總帶著溫暖的人文情懷。鄧兆萍依舊在時尚之路上快樂前行,她的創作激情不會老去。她說:“我想我的內心永遠停留在28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