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系統對紡織行業融資政策收緊 企業融資困難
“衣食住行”衣當先,因而紡織產業是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
從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下稱“中紡聯”了解到,2012年全國3.7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總產值達57810億元,同比增長12.3%。但全社會口徑紡織品服裝出口同比只增長3.3%,創近幾年新低。
兩大因素再次困擾紡織企業特別是中小紡織企業發展:一是由于國內棉花收儲政策造成的國內棉價與國際棉價差價過大,導致企業出口競爭力下降;二是銀行系統對紡織行業融資政策收緊,造成企業融資困難。
招工未出現大缺口
“去年的一年并不容易。”1月31日,2012年紡織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及2013年發展趨勢發布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的開場白沉重。
2012年,紡織行業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國際市場低迷。1—11月美國和歐盟紡織品服裝進口總額同比分別下降0.9%和5%,國內出口企業訂單不足。
福建省紡織服裝出口基地商會的調研報告顯示,目前服裝企業仍在去庫存,整體缺乏明顯回升動力和對紡織行業的帶動力,多數服裝出口企業反映,手中少有新增訂單。
此外,中紡聯的調研報告指出,國內外棉價差持續拉大,受國內管理政策影響,2012年底國內棉價大幅高出國際市場,嚴重影響了棉紡產業鏈的競爭力。1—11月我國棉紗出口額同比下降8.9%,進口額卻大幅增長56.1%。
受此影響,2012年我國紡織行業所占國際市場份額有所下降,1—11月在歐盟和日本進口市場中所占比重雖保持73.2%和40.1%的高位,但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了1.8和1.1個百分點。
中紡聯報告指出,2012年國內棉價比國際棉價高出5000元/噸,福建省涉棉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優勢被削弱,紡織行業中兩大主要產業棉紡、化纖面臨巨大困境,效益明顯下滑。
不過,與往年相比,處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紡織行業在用工方面卻沒有出現大的缺口。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告訴記者,“去年不少中小企業關停,分流的勞動力流向了大型企業,大企業今年用工緊缺的局面略有緩解。此外,隨著紡織行業產能向中西部轉移,尤其是中部有大量的勞動力留在家鄉,所以相對來說,現在的用工環境不是那么緊張。”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