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行業產業轉移報告會在京舉行
近日,中國紡織行業產業轉移與社會責任調研報告發布會在京舉行。中國商務部綜合司副司長宋立洪,瑞典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企業社會責任中心主任吳思,聯合國全球契約中國網絡秘書處執行主任程多生等出席發布會,來自企業、工會、行業組織、相關機構、院校和外部專家等近百人開展了溝通和交流,分享了各自的經驗和看法。閻巖主持會議。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在會上表示“產業向欠發達地區轉移能夠綜合發揮東中西部地區的各種優勢,不僅有助于優化生產布局,促成合理的產業分工體系,而且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改善中西部民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過程。廣大紡織服裝企業向中西部轉移,一方面能夠為我國紡織服裝行業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也應該是企業脫胎換骨,尋求定位轉變和價值提升的良機。”孫瑞哲強調:“有序、健康的產業轉移意味著企業在合理利用中西部競爭優勢的同時,必須充分關注對員工、當地社區,以及環境的責任,避免轉移前后的責任落差,以及在當地經營中的責任赤字?!?/p>
據了解,此次調研行動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和瑞典駐華大使館共同組織,歷經半年時間,跨越12個省區,對近50家企業進行了實地調研。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首席研究員梁曉暉在發布這份名為《中國制造業的區域轉移及其對社會責任的影響:以紡織業為例》的調研報告時指出,盡管多數地方性政策都明確要求產業轉移須考慮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然而一些經濟相對落后地區的地方政府仍然傾向于作出“溫飽”先于“環?!钡倪x擇。而企業社會責任的其他核心要素,包括員工權益、公平競爭及社區參與等議題,則在這些地方層面的專門性政策中鮮有提及。這反映出目前的政策引導更重視政府與轉移企業之間的相互關系,忽視企業對其他利益相關方的影響,這也是企業在產業轉移進程中更傾向于短期利用或規避政府政策,而忽略在長期上構建與各種相關方之間有關社會責任的參與和溝通機制。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首席研究員梁曉暉指出,企業進行產業轉移的動因之一是沿海地區的勞動力成本壓力,然而,調研發現,轉移到中西部地區并不必然能降低勞動力成本,主要原因有三點:
其一,專業技術人才缺乏是轉移前后企業面臨的共同難題;
其二,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的工資水平差距不是很大且正在縮小;
其三,在所有地區員工對于工資都有較強的增長期望。這說明轉移企業必須轉變發展觀念和轉移中的機會主義傾向,充分意識即便在中西部地區,以資源、勞動力和生態環境為競爭優勢的產業發展模式都將難以為繼。
調研報告針對目前產業轉移中面臨的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問題和挑戰,對政府、企業、品牌商和采購商、行業與社會組織等各個利益相關方提出建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