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雙信:紡織工業展引領紡織新技術
記者:今年是“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之年,國際國內形勢復雜多變,對紡織行業的發展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這些因素對本屆展覽會有何影響?
杜雙信:紡織行業已經從去年最困難的時刻走過來了,雖然今年行業形勢仍不樂觀,小微企業困難很大,但是,第十六屆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的參展情況卻出現可喜的現象。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家展商,占據上海新國際展覽中心的9個館,展覽面積達到103500平方米,突破了紡織形勢比較好的上一屆(2011年)。其中來自捷克、丹麥、法國、德國、印度、以色列、意大利、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西班牙、瑞士、中國臺灣、荷蘭、土耳其及美國等國家或地區的外商占35%,國內展商占65%。4天的展會預計吸引全球逾60000名專業觀眾,近20個海內外協會及企業參觀團前來觀展、采購。本屆展會以“云集全球頂尖紡織機械,引領行業轉型升級”為主題,全面展示國內外的紡織行業的機械設備和新技術及新工藝等領域,緊貼紡織服裝行業及市場發展新需求。
記者:在行業形勢不利的情況下,本屆展會出現如此可喜的局面,具體有什么原因?
杜雙信:我認為首先是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項目實施的連貫性。高自動化、節能降耗、新工藝和新技術的研發、貿易、交流需要高規格的平臺。
二是有著歷史的原因。上海紡織技術服務展覽中心于1984年在國內首次舉辦“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這是我國本土自創的民族品牌,它與各省市紡織行業關系密切,得到企業和展商的關心和關愛,業界對此傾注了極深的感情,使得它能歷經考驗、經久不衰。
三是在整個國際紡織產業中,中國已經占據半壁河山。中國是紡織機械需求的大市場,因此全球紡機生產商始終支持“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這個優秀的展示和貿易平臺。
四是展覽會的各承辦方對各項服務工作都作了很大的努力。我們始終將“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當作一項系統工程來完成。
記者:本屆展會有哪些熱點亮點值得觀眾期待?
杜雙信:展覽會不僅是企業展示自身品牌形象、前沿技術及商貿活動的最佳平臺,更應該是提供客戶交流、互相學習,進而推動企業創新的難得機遇。中國恒天集團、太平洋機電集團兩大集團以整體形象組團參展。在染整專區W3、W4號館內新增的“數碼印花機械專區”得到國內、外知名企業熱烈追捧。在W1、W2號館內將集中展示目前最新的針織及織襪機械。在E1和E2展館紡紗及產業用布機械專區,更是匯集了全球最優秀的相關企業參展,自動化、高效和節能是他們共同的亮點。
展會得到了來自意大利、德國、韓國展團的踴躍支持,其中意大利展團的參展面積更是比上屆增加接近三倍,可見展團陣容鼎盛。國內16家紡織協會,國內外70多家紡織專業媒體,國內20余家大眾媒體也將見證此次盛會。
記者:作為主辦方,展覽中心在其他服務方面還有哪些舉措?
杜雙信:如今,觀眾不單想在展覽會采購產品,更希望在參觀展會的同時可以了解新知識、新觀念和新思維方式,來幫助開發更多的新產品。有鑒于此,展覽會主辦方將舉行一系列同期技術交流會活動和論壇,讓大家了解行業的趨勢和最新動態。
主辦方將同知名參展商和學院合作,利用嶄新的設計,融合最先進的針織技術,現場將紗線或纖維生產成時裝,由設計師及技術供貨商現場進行解說,并由模特兒在同場時裝表演中展現風姿。在新增的數碼印花機械專區內,參展的數碼印刷機械制造商將會利用數碼打印坊展示機械技術、軟件程序和印刷成品,買家可以從中學習新創意和得到技術指導,并有機會獲得現場印刷的精美禮品。知名的紡織、時裝行業專家將和企業舉行多個互動的工作坊和演講,專題圍繞時裝設計、品牌建立、潮流時尚及市場推廣,目的是為紡織及成衣行業拓寬視野,探索更多商機。
展會同期還舉辦“現代紡織新技術”,“現代梳棉機技術創新與展望”,“無水染色、印花轉移新技術”、“數碼印花技術的最新發展”、“2013新型織造的新進展”等20多場專家論壇技術交流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