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哲:紡織業產業集中度的提升成趨勢
產業集中度的提升是必然趨勢
記者:行業內越來越多的優勢資源正在向一些大企業集中,但是中國紡織服裝行業還是以中小企業為主。那么,大企業如何帶動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協同發展?
孫瑞哲:這涉及到產業集中度的提升。從整個社會發展和產業發展來看,產業集中度的提升是一種必然趨勢。
中國改革開放后,從階段性形成產業競爭力的歷程來看,首先,產業集中度的提升得益于行業勞動要素成本的比較優勢,我們迅速建立起雄厚的產業基礎。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歸于國家輕工部的服裝版塊納入到紡織部,服裝從此成為紡織體系的一個重要部分,此舉的重要意義是行業開始建立起產業的配套,給我們的產業帶來了效率。
行業發展到上個世紀90年代,以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為界。由于這次金融危機,當時中國周邊國家貨幣競相貶值,而中國履行了大國責任堅持人民幣不貶值,但這給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帶來非常大的影響。當時全行業虧損,出于技術改造的初衷,行業實行棉紡壓錠,從4000萬錠壓縮到1000萬錠。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技術改造的初衷到后來形成了國退民進,國有企業大幅度地退出紡織服裝這個競爭性的領域,民營企業得到了蓬勃發展。
進入新世紀,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為界,紡織服裝行業進入到一個新的洗牌階段。這個階段的一個典型現象就是產業集中度的提升,這必然帶來新的發展驅動力:一批優秀的企業通過自身對于技術研發的投入、對供應鏈的有效整合,以及有效的商業模式的建立,吸引到更多的人力資源,并掌握了更多的市場資源,同時獲得可觀的效益。我們看到,市場資源和利潤在向1/3的好企業傾斜。
在產業鏈中,越往上游走,產業集中度的體現就越明顯,比如一些優秀的化纖企業和紡紗企業,其集中度越來越高。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紡織業存在這樣的現象:即作為長周期的一個生產行業,要面對消費者快時尚的需求。這就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用這種長周期的生產去滿足快時尚。上游形成了集中度,它要對整個市場在社會化大生產過程中形成預測,這些企業一定要有實力。而流行趨勢的研究和發布,要圍繞產業鏈的規律進行劃分,越往上游走,時間周期越長:色彩的發布提前24個月,紗線提前18個月,面料提前12個月,服裝提前6個月。服裝這個環節由于更加靠近消費者,它要體現快時尚,然而在所涉及到的企業類型和企業規模上,則會存在一個相對比較分散的格局,而不是像上游那么集中。據此,最后的集中可以看到的是兩個方面,一是一批上游企業以及品牌企業在集中;一是在中間的服裝加工環節里,依然存在一批分散的企業。
記者:您剛才談到了產業集中度。其實在供應鏈管理上,國際貿易環節也存在采購的集成度。品牌企業集中向供應商下單更有利于其質量管理。但是也存在一個矛盾,很多企業考慮成本變化及其他風險,并不敢接大單和長單。
孫瑞哲:確實在國際貿易環節中,過去10多年里有一個很重要的趨勢:采購的集成度和對供貨要求的集成度一直在不斷提升。2007年我到德國,該國一家企業介紹其在2000年以前,全球范圍內有20000家供貨商,到2007年縮減到8000家,而且今后還會繼續縮減,目標在2000家以下。這家企業是一個連鎖型的商業形態,其采購量非常大,需要在質量、交期等方面形成跟它相匹配的交易模式,對供應商是有所要求的。
近年來隨著匯率的變化,以及原料成本等不可預期因素的存在,現在很多企業不敢接大單,就是害怕因為這些因素會使其產生虧損。這就需要企業對市場風險要有判斷。如今,一些大的出口企業會利用一些金融手段來規避風險,比如使用銀行相關業務,讓銀行鎖定一個匯率,不讓企業因為匯率變化產生虧損。另外,一些優秀企業也在使用大宗商品的期貨市場,而不僅僅只是進行現貨交易,通過這種方式來保護自己的長遠利益。
記者:那像羊毛、真絲這些比較小宗的商品沒有期貨市場怎么辦?
孫瑞哲:這就要考驗一位企業家對市場走勢的判斷了,他們如何在別人看淡、恐懼的時候“貪婪”一下,在低價的時候多進一點。
{page_break}
轉型升級 提高供應鏈競爭力
記者: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其供應鏈的作用如何體現?
孫瑞哲:轉型升級有一個大的方向,這個方向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比如,通過科技、品牌、人才等方面的努力來促使企業轉型升級。不過從道路選擇來看,并不存在統一的模式。企業轉型升級,不能把面對消費者的終端品牌建設作為一條唯一的道路。
根據行業特點,品牌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工業制造類品牌,一類是直接面向消費終端的消費類品牌。意大利有很多工業制造類品牌,他們圍繞一些終端品牌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協同機制和生態環境,發展得很好。意大利有很出色的面料生產企業,其中的一些做了延伸,比如杰尼亞,它由面料起家,后來成功實現轉型,成為一家既有面料生產又有終端消費品牌的企業。但更重要的是,意大利還有相當一批企業,他們圍繞著為品牌服務,做精做專自己的產品。世界上很多知名品牌產品上都有意大利企業的影子,比如CHANNEL、DIOR等,這些品牌服裝的面料很多就由意大利面料企業提供的。意大利這些出色的工業制造品牌,讓社會層面的消費類品牌對他們建立起很強的依存度。
所以,轉型升級并不一定是所有企業都一條道路去做消費類品牌。只要把自身的特色和實力建立起來,工業制造一樣也可以做出品牌來。
記者:現在包括東部沿海地區的一些產業集群地的轉型升級進行得如火如荼。對此,您還有其他什么建議?
孫瑞哲:東部沿海地區,像東莞等地都有很雄厚的產業基礎,同時還有很重要的市場資源。不過現在,其產業基礎和市場資源都受到很大程度的挑戰。
從產業來講,其制造業受困于勞動成本上漲等因素;從市場來說,一些發展較早的地區比如虎門,被一些中心城市后來居上,大有取而代之的態勢,像廣州、深圳等城市的市場發展,近年來進步快速。也就是說,市場并不是在傳統的一些集群地區進一步發揚光大,反而在一些中心城市快速發展。其原因在于,傳統的市場是以批發為主,但是現在中心城市的這些市場都具有批零兼售的雙重功能,很大一部分的關注點放到了吸引消費者上。再深究原因,現在中國傳統的百貨業商業模式形成的商業渠道,其商業成本非常高,消費者和品牌企業都得不到利;而蓬勃發展的專業市場,比如廣州的白馬商圈等,變成了品牌孵化器,消費者在那里能找到價格合理款式好看的服裝。所以,傳統產業集群專注于批發層面的市場,現在正在受到中心城市“批發+零售”這種模式的專業市場的挑戰。
那么,在這些地方,如果說前幾年行業是開始進行制造業調整的話,那么現在專業市場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關于專業市場,我們可以關注國際上的走勢,比如國外傳統的展會和傳統市場是如何演變的。在國外,那些過去完全開放型的、只要是交錢就能參加的展會,如今幾乎無一例外的失敗了;現在這些成功的展會都具有一定的門檻,無論是面料展還是服裝展,都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圈子,其企業都具有產品開發、共同影響市場走勢等方面的能力,比如美國拉斯維加斯的MAGIC SHOW,法國的PV展等,都是這種模式。展會現在已經不再是把大家簡單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交易,而是要成為有資質,能夠跨越一定門檻企業的共同交易平臺。
國外的交易市場也在改變,出現了一種新的模式,即品牌的常年展示。這種常年展示是針對渠道、針對下游加盟商進行的,而且它對現有的這些展會形成了很大沖擊。中國目前已經有人在關注這方面,但是還沒有人進行具體實踐。
這種常年展示以及剛剛提到的成功展會是一種封閉式的,如果不是它的特邀商戶,進不去展臺。
記者:目前,行業無論是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還是在繼續發展的過程中,勞動力成本上升都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您怎么看?
孫瑞哲:勞動力成本上漲是全社會性的問題。工資水平的提升一方面可以提高勞動者收入,另一方面也導致了勞動力絕對成本的上升,特別是跟周邊國家勞動力成本相比,我們的勞動要素成本的比較優勢正在被稀釋。對此,只能通過先進設備、提升勞動技能等手段,來提高勞動生產率,去抵消勞動力成本上升帶來的負面效應,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那種簡單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比如中低端的服裝加工,一定會受到挑戰,向勞動力成本相對比較低的地區轉移是一個必然趨勢。現在有很多企業都在往外進行產業轉移。
記者:這樣的產業往外轉移實際上就是“走出去”。那么,企業走出去,是不是可以看作是其優化供應鏈的一種做法?
孫瑞哲:企業在整個供應鏈管理過程中,一方面其核心的關注點是成本和質量,通過質量控制、成本控制可以形成企業的基礎競爭力;另一方面,要在產品設計、產品開發、商業模式等方面形成錯位競爭的優勢。同時,企業還要關注消費者關心的安全問題,環境保護等問題,因為這是他們的社會責任。
企業考慮到市場和資源配置成本的降低,走出去也是必要的一步。中國的發展實際上得益于全球化,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全球化的布局一直伴隨著產業的發展,即歐美國家把他們的采購在全世界進行布局,中國在這種市場資源的重新配置過程中抓住機會,建立了包括紡織工業在內的工業體系。目前,中國企業也是重點圍繞資源和市場這兩方面的“走出去”。
圍繞資源率先走出去的是一批化纖企業,比如富麗達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粘膠企業,它成功收購了加拿大紐西爾特種纖維素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后者是全球木材溶解漿(俗稱木漿)的專業廠商;另外一些企業在文萊等地方謀求建立更上游的拓展,進行PTA、PX等項目的建廠。
圍繞市場走出去的是一批品牌企業,現在已經有部分品牌企業在國外一些地區建立了自己的品牌終端店。有的品牌進入到一些發展中國家,比如,虎門的以純就進入到越南,在河內、胡志明市的百貨店可以看到以純品牌;有的品牌進入到更高層面的市場,比如愛慕已經進入新加坡等國家,波司登已在英國開出旗艦店;還有的一些品牌正在謀求進入歐美市場領域,比如,家紡行業的亞光,作為一個獨立品牌進入了美國包括沃爾瑪在內的超市。
目前,國內紡織服裝企業走出去圍繞成本和市場渠道的滲透來進行,可以將它看作是供應鏈優化的一個戰略步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