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以制造立業探索新發展
即將在山東即墨召開的鰲山灣2013中國(即墨)國際時裝季,或將為"中國制造"的價值重塑和集成創新提供最直觀的樣本,鏈接國內外優質資源,實現"制造--品牌"的發展路線。而擁有雄厚服裝制造實力的山東服裝業,將圍繞"新型制造"這一主線,匯聚產業鏈核心資源,構筑品牌孵化平臺,打造新型服裝制造產業鏈中國服裝"新型制造"新征程將從這里啟程出發。
集成創新派:即發&雪達
中國服裝制造能否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經營——集成創新,即制造業中工人們對工作的熱情,對于技術的一絲不茍,對于所生產產品的深情,以及他們的審美觀、價值觀等反映出屬于他們的生活方式、人生哲學、個體力量等,凝聚成為集體的力量。為實現這樣的目標,企業須對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進行綜合管理——這就是集成創新。
已經有著58年歷史的即發,近幾年來通過實施新型制造,在克難攻堅中繼續保持了年均兩位數字的增長,新產品產值率年均保持在45%以上,萬元產值綜合能耗降低了5%,有力助推了企業的升級轉型。
“所謂新型制造是相對于傳統制造而言的。新型制造應該是制造業升級轉型后的一種生產研發狀態,它是一種凝聚了智慧、智力和綜合創新成果的運行態勢,并且深度融合了信息化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手段。即發的新型制造是從功能化、差異化、個性化產品的研發開始的。”青島即發集團總裁楊瑋東說,當初,即發以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為落腳點,全面加快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通過加快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的開發與應用,著力推進了“纖維差別化、面料功能化、生產節能化、產品品牌化、技術裝備信息化”的“五化建設”,著力提升制造業水平。
即發致力于“紡織材料創新”,開展了功能性新材料的應用研究技術和功能性新產品的開發。在織物結構、產品整體設計、關鍵生產技術方面實施重點攻關;在“多組分功能性面料織染及后整理加工技術”、“功能性纖維渦流紡紗技術”、差別化改性滌綸等方面,實施重點突破。同時,積極研發并推廣應用生物酶針織面料處理技術、低浴比染色技術、中水回用、熱能回收等環保節能技術,有效克服了部分增本減利因素。
{page_break}
多年來,即發一方面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一方面以提升創意和設計水平為著力點,積極滿足顧客需求,不斷推進由ODM向OBM的轉變,使自主品牌的影響力持續提高,有力拓展了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同樣歷史悠久的還有雪達集團,自1975年建廠至今一直專業生產針織服裝,擁有織布、染整、印花、刺繡、制衣和服裝輔料生產,以及配套服裝檢品和物流的完整產業鏈,被認定為中國民營500強企業和中國馳名商標。
近年來,雪達在發展傳統保暖內衣優勢的同時,重點研發生產功能性多組分薄織物產品,為此,公司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借“智”創新。先后與山東紡織科學研究院、青島大學開展產學研結合,開發應用新纖維。二是與國內外大企業、大商社聯手,借“梯”登高。借助合作方纖維研發與服裝經營的雙重優勢,優先取得新材料應用于針織服裝生產,大大提高了贏取訂單的能力,保證了企業生產的連年穩定發展。三是加強與國際大商社的緊密型協作,借“錢”換裝。利用設立客戶專用工廠的條件,先后通過多種合作形式,引進了先進的研發生產裝備,保證了功能性多組分薄織物針織服裝的生產質量和規模,為企業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依托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信息化手段發展新型制造對促進產業升級換代,提高國內針織服裝行業的整體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對雪達這樣擁有幾十年歷史的老企業來說,更能打破幾十年來形成的傳統經營管理模式,提升企業的整體形象和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青島雪達集團技術質量本部本部長王顯旗說。
技術創新派:紅領&亨達
制造企業何去何從?中國服裝企業應該將追求“獨創的品質”作為經營中的基本戰略,并充分地貫徹下去。所謂“獨創品質”,就是指不同于其他同類產品的、具有差異性特點的,產品的品質、性能之中的,類似于人“氣質”的特性,是一種深層次的物質。中國服裝制造企業要通過向市場提供帶有“獨創的品質”的、令競爭對手模仿不了的產品或服務,以擺脫價格戰的惡性循環。
青島紅領集團創建于1995年,自2005年開始,紅領集團經營戰略轉向高端男正裝MTM(MADE TO MEASU-RE)業務。這一業務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著裝需求,更好地提供給顧客舒適、合體、尊貴、個性的產品。
目前,紅領集團已擁有8000萬個數據版型,滿足全世界90%以上消費者的需求,每一款紅領西裝都由200多道工序、15個小時的手工工藝完成,工藝精湛,品質優良,從售前、售中、售后的每個環節關注消費者的感受,根據真實著裝感受的反饋意見定制改進計劃,迄今為止共計做出379項涵蓋量體、裁衣、縫制等相關工藝環節的獨有規范指標。
通過“兩化融合”(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實現轉型升級,紅領集團成立了信息技術中心,引入大量技術人才,投入巨資自主建設服裝定制技術研發平臺,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個性化西裝定制平臺”,深度總結推動兩化融合,抓好自主創新和品牌建設,走好中國服裝行業自主品牌國際化道路。
{page_break}
大型鞋業公司亨達多年來則以技術創新領跑中國皮鞋行業,形成了以“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吸收再創新”為一體的研發體系,并將科技創新作為企業基業長青的長期發展戰略,每年以不低于公司收入的6.2%投入研發。
目前,公司共申報獲得技術發明和實用新型等專利技術801項,主持或參與制定行業技術標準45個,168多項技術和產品獲國家及省市級大獎。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網信息檢索顯示:亨達股份是中國鞋企專利擁有數量排名第一的企業。
“面對新的市場挑戰,亨達以變應變,形成了多品牌格局,打造時尚品牌運營商。”據青島亨達亨達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吉萬介紹,亨達股份自成立以來堅持品牌發展戰略。以亨達、阿迪麗娜、動力足、奈奢四大品牌為基礎,亨達股份已在全國建立了集自營、代理、加盟、合作為一體的多角度立體式營銷網絡,并積極學習西班牙ZARA、瑞典H&M等國際品牌,在鞋業行業最先啟動“快尚”模式,形成了以皮鞋品牌為主,涵蓋箱包、腰帶、飾品等的多品牌運營格局,從而應對了國際后金融危機時代的挑戰。
面料創新派:紅妮&浩爾
作為“中國針織名城”的即墨在針織內衣領域擁有天然優勢,雖然“紅妮”品牌也遭遇了產品同質化太強、傳統市場需求和消費渠道的變化、以及老生常談的原材料成本和勞動力成本的大幅提升等發展瓶頸,但正通過提高創新能力實現轉型升級。
近年來,“紅妮” 根據市場需求,優化整合產品結構,發揮傳統的“純棉”優勢的同時,加強以莫代爾等新興材料為主體的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和市場推廣,并于業內首推針織內衣高端定制和高端商務襯衫伴侶等創新性產品,推出屬于自己的一片藍海。同時,“紅妮”引進國際先進水平的“SMART MRT智能吊掛系統”,使產品質量、崗位技能專業化、現場管理等方面得到質的提升。
因為重視加大產品技術創新能力的建設,2012年,紅妮通過山東省技術中心認定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未來幾年,我們將致力于打造‘中國棉質內衣第一品牌’,躋身中國針織內衣行業一線軍團。”青島紅妮集團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勇全說。
浩爾旗下的鷗都內衣作為創立于即墨的本土品牌,一直致力于綠色內衣的研發及設計。“鷗都內衣最大的夢想就是:要讓中國大部分的二三線城市乃至鄉鎮的消費者能夠買到、穿上高品質、款式時尚、綠色健康的內衣及貼身服飾,鷗都內衣立志要做中國的優衣庫,更要為中國普遍大眾消費者服務。”青島浩爾服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車淑梅告訴記者。
為此,浩爾服飾將堅持品牌化戰略不動搖,以產業鏈整合為核心。目前,浩爾服飾有限公司已構建起從新品開發、面料織造、成衣縫制到銷售渠道、品牌管理等全產業鏈運營體系。
“由于原材料價格、用工成本等服飾行業主要成本的不斷攀升,服裝行業的利潤逐漸被蠶食,所以浩爾服飾更多的是從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入手,加強過程管控,制度完善,要管理出效率,效率出效益。”車淑梅表示,公司將努力實現生產各環節的精細化管理。
當然,新型制造不僅要求生產的精細化管理,還需要企業以創新為動力,全面提升經營水平。浩爾服飾從新面料、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到加大研發適合目標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建立快速反應體系,降低庫存風險等入手,將創新引入每一個環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