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絲織協一屆四次理事擴大會在京召開
昨日,中國長絲織造協會一屆四次理事擴大會暨產業發展論壇在京召開。會議圍繞著“以產品差異化、環境友好化,實現發展的可持續化”的主題,開展專家講座、領導講話、企業典型發言及主題論壇活動等。同時,審議通過增補理事、常務理事、副會長的議案。
追求企業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企業和行業工作者永恒的話題。面對生產要素成本的急劇攀升、資源環境約束的不斷強化,企業應如何進行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以便更好地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成為優勝劣汰法則下的強者,既是企業家的核心命題,也是行業工作者的當務之急。在此背景下,此次會議的召開為長絲織造行業重點骨干企業的優秀企業家提供了學習交流平臺,共同探討在當前改革與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會長許文英做題為《積極應對挑戰,在調整中獲得新生》的演講。許文英從2013年紡織工業經濟運行情況、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未來發展重點及趨勢幾方面分析。“我們清晰的看到,行業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問題。首先必須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其次節能減排的形勢越來越嚴峻,最后是人力資源趨緊。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制約紡織行業的發展,所以盡快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將是當務之急,我們整個行業也需共同努力”許文英說。
“2014年是十分關鍵的一年,既有嚴峻的考驗,也有發展的機遇,堅定信心、積極應對。”許文英從五個方面提出要求:一要堅持科技創新,細分市場,走產品差異化道路,建立健全企業新產品開發隊伍和機制,提倡建立以新產品開發為目標的上下游產業聯盟;二是做好品牌建設,全面提升企業素質;三是向管理創新要效益;四是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做環境友好的領跑者;最后要重視做好產業轉移工作。
為表彰先進企業,引導企業創新,中國長絲織造協會發布了“2013年中國長絲織造行業經濟效益50強”排名。同時,授予大豐市小海鎮為“中國長絲織造產業基地”,為第三批獲得“中國化纖長絲面料精品生產基地”稱號的企業授牌,并表彰第三批優秀統計員和統計工作先進單位。
企業的創新發展離不開對宏觀形勢及市場環境的整體把握。論壇中,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分析了2014年國內外的經濟形勢并做預測。他談到 “2014年一季度出口下降,人民幣貶值對外貿出口企業傷害較大,對實體經濟有影響。今年經濟開局,實現GDP7.5%的增長,壓力較大。政府對經濟增長放緩的容忍度將擴大,在不影響就業的情況下,不會出臺傳統的刺激政策。14年將繼續讓市場起決定作用,增加民營企業的影響力,簡政放權,讓市場調節為主。”
節能減排作為行業內外的熱點關注問題,中紡聯產業部副主任程皓針對國家紡織產業節能減排進行了政策解讀。“對于“兩會”節能減排動態主要概括為:一是出重拳強化污染防治。2014年要淘汰燃煤小鍋爐5萬臺,推進燃煤電廠脫硫改造1500萬千瓦、脫硝改造1.3億千瓦、除塵改造1.8億千瓦。二是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費總量,2014年能源消耗強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都要減少2%。”針對紡織行業存在的問題,程皓強調應著重從能源結構調整,廢水,廢氣三個方面推動紡織節能減排活動的進行。
產能過剩時期應如何進行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東華大學教授李毓陵認為新市場開拓的新產品開發是振興之路,他表示通過技術創新穩定已有市場份額,產品創意擴展現有市場份額,創意創新開拓新市場。對于企業,應保證現有市場份額同時發展微波、超聲波等物理技術,創造無污染的生產環境。通過研究流行趨勢、品牌管理、產業鏈整合等手段擴展市場。深度挖掘化纖長絲的特性開拓新領域。
“近兩年,受國內外因素影響,中國棉花纖維供應受到不良因素制約。因此,當前是化學纖維支持棉紡行業的有利時期”中國工程院院士姚穆如是說。通過對比棉織物合成纖維長絲特點,姚穆提出化纖長絲紡棉要走出新路,揚長避短,他認為根據中國目前條件和可行性,從性能、產量、成本條件看,首選滌綸長絲。同時推廣新型纖維在長絲織物領域中的應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