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服裝企業破局:走出去,引進來
制約湘派服飾發展的最大障礙就是缺乏完整的產業鏈。然而,重塑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在近十年內建成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結合自身的優勢,在全國拼出一條血路。”省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湯小健表示。
走出去,引進來
一直以來,湖南從不缺乏服飾文化底蘊。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漢代錦帛是現存出土最早的“漢代時裝”,“湘繡”是聞名全國的“四大名繡”。可如今,雖然登記在冊的企業有7000多家,但是名牌卻屈指可數。
“現在湖南的服裝企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知名度,將網點從本省逐步撒開。”湘潭大學商學院副教授龍新民說。
據了解,此前湖南著名品牌“圣得西”和著名女裝設計師楊柳春都將設計公司遷往上海,而將生產和營銷基地留在湖南。“這樣可以擴大本土企業在外地的知名度,從而引進設計人才,也是一條可以探索的道路。”龍新民說。
另外,現在湖南已經有服裝企業開始代工出口,湖南派意特服飾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家企業。“通過代工出口可以了解國際最前沿的信息,也可以將湖南的品牌打向海外。”派意特董事長姜學軍說。
挖掘本土搶市場
“湖南服裝消費市場大部分的市場份額都被外地的品牌占據。”姜學軍說,粗略估計,湖南至少有50億元的職業裝定制市場,可是湖南本土的企業占據的份額只有2%。
姜學軍說,由于受限于企業的資金以及品牌知名度,湖南金融系統職業裝的訂制市場我們完全無法介入,這些單位也更加熱衷于找杉杉、雅戈爾等品牌合作。
“這對于我們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姜學軍說。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全省每年衣著類消費超過500億元,然而本土企業占據的市場份額少之又少。姜學軍說,“如果我們在本省增加5億元的銷售額,那么就會給湖南增加5000萬元的稅收。”
發揮原材料優勢
我省紡織產業振興規劃提出,2020年全省紡織服裝工業總產值要超過3000億元,其中服裝產業要成為中部地區服裝生產基地。
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蔣衡杰認為,湖南紡織服裝產業的振興,如果能充分利用本土的原料優勢,實現千億目標并非紙上談兵。
在他看來,湖南雖然紡織原材料豐富,但真正為品牌服飾直接提供面料的少之又少。
統計數據顯示,我省棉麻產量一直居于全國前列,其中苧麻的產量占了全國60%的市場份額。湖南忘不了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羅美元曾建議,“要調整產業結構,將苧麻特色資源轉化成商品特色。”
另外,湖南已經有了一些產業集聚地和一些知名品牌,這些產業集聚地和知名品牌的示范效應正在逐步地釋放出來。
以株洲蘆淞區的蘆淞服飾市場群為例:全區數以千計的廠家前店后廠,一廠一品,產銷兩旺,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集群。“政府可以統一規劃、管理,從硬件標準、配套設施、周邊環境、軟件條件等方面給市場營造一個良好的經濟發展模式。”蔣衡杰說。
觸網開啟電商模式
隨著網購的普及,湖南的服裝企業也紛紛“觸網”,有的還創建了網銷品牌。
目前,湖南的圣得西、忘不了等品牌都已在天貓開啟了旗艦店。圣得西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公司正在著重發展O2O模式,構建品牌與渠道競爭優勢,將互聯網與傳統渠道緊密結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