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虹商場兩股東一增一減分歧初現
盡管公司近年來先后進入商業地產領域、拓展微信合作、加強網上銷售,但都收效甚微。分析人士指出,天虹商場第二大股東五龍貿易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較高,隨著天虹商場業績增長明顯放緩,不排除其通過減持繼續兌現相關投資收益。
二股東大筆減持
天虹商場7月9日發布公告稱,五龍貿易有限公司于2014年7月7日通過協議大宗交易方式向天虹商場控股股東中航國際深圳公司出售天虹商場3100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87%,減持均價為9.61元/股。與大宗交易通常折價交易不同,此次天虹商場兩大股東間的交易價格采用了當日的開盤價。公告同時顯示,2013年7月10日至2014年7月7日,中航國際深圳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中航投資累計增持天虹商場3710.912萬股,占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4.64%。
作為天虹商場的發起人股東,中航深圳與五龍貿易的合作至今已超過30年。二者持股比例一直非常接近。1984年4月3日,深圳市天虹商場與五龍貿易公司(港資)簽署《合資經營“天虹商場”合同書》,引入外資股東。上市后,中航深圳和五龍貿易分別持有天虹商場39.52%和38.75%股份。憑借不足億元的投資本金,五龍貿易在獲得高額分紅的同時,所持天虹商場的市值一度超過75億元。
據了解,五龍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投資控股公司,主要業務為對外投資及管理。黃俊康是五龍貿易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黃俊康及其夫人間接控股萊蒙鵬源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進而擁有萊蒙房地產(深圳)有限公司等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的子公司。
2011年以來,宏觀經濟和零售行業的變化,令長期快速增長的天虹商場放慢了腳步。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2011年,天虹商場扣非凈利潤從2.29億元增長到5.63億元,四年間增幅達146%;然而,從2011年開始,天虹商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公司2011-2013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30.36億元、143.77億元和160.32億元,扣非凈利潤則為5.63億元、5.66億元和5.70億元;2014年一季度,公司扣非凈利潤更是同比下滑6.22%。
“輕資產”變身“開發商”
面對電商的沖擊和零售行業的調整,天虹商場也在調整發展模式。重要的變化之一,就是加大自有物業的比例。
上市之初,天虹商場“輕資產”快速擴張的模式廣受資本市場追捧。國信證券2010年5月的一份研究報告就以《天虹商場:輕資產的創新型連鎖百貨》為題,認為輕資拓展為主,可以避免因新項目投資帶來業績大幅波動。然而,在綜合成本上漲、電商等新業態的沖擊下,“輕資產”類連鎖百貨受到嚴重沖擊。
“試水”商業地產,成為天虹的選擇。2010年11月開始,天虹商場陸續拍下了五宗地塊,分別位于廈門、蘇州、南昌、吉安、深圳,主要為商業地產項目和建設總部大廈。公開資料顯示,南昌九洲天虹項目預計投資4.4億元,江西吉安項目計劃投資總額4.29億元,廈門會展北項目計劃投資6.32億元,總部大廈建筑工程預算6.6億元。此外,天虹商場在蘇州相城競得3.86萬平方米的地塊用于建設商業項目。消息人士介紹,該地塊將建設總面積超30萬平方米的5棟商業物業。
“零售類企業借助商業地產快速成長的案例很多,但該模式需要強大的品牌資源和專業團隊運作。”分析人士指出,盡管購置自有物業可以降低租金等風險,但房地產“只賺不虧”的時代已經過去,大規模投資商業地產或加劇業績波動,且自建物業對企業的資金要求也較高。
2014年1月7日,天虹商場發布《關于蘇州市天虹置業有限公司委托常州萊蒙都會置業有限公司對蘇州項目進行全面委托管理的公告》,委托常州萊蒙對蘇州相城項目實行全面委托項目管理,項目管理服務費包含項目委托管理費與項目物業銷售服務費,預計交易總額不超過6425萬元。
謀“多元”難改經營困局
在進行商業地產開發的同時,天虹商場在線上業務、門店購物中心、便利店等方面已有布局,但目前來看對業績貢獻有限。
2013年9月,天虹商場聯手騰訊微生活打造了天虹應用平臺,此平臺通過騰訊微生活,將商場商品、優惠和服務信息上傳,讓顧客通過訂閱獲取個性化資訊。受此消息影響,天虹商場二級市場股價11個交易日上漲近80%,一度超過每股14元。然而,隨著概念的冷卻,微信合作、“微店”推出等更多實現的是展示商品、綁定會員卡等功能,加上公司2013年凈利潤成長緩慢,之后公司股價回到9元附近。
此外,天虹商場2013年積極推進現有實體門店向購物中心化轉型。2013年10月26日,天虹商場首家購物中心——深圳寶安中心區天虹購物中心全面開業,此外公司在江西和浙江地區的購物中心籌備工作也在推進。2014年,天虹商場計劃“從顧客需求出發,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務,全力推進現有實體門店向購物中心化”。然而,曾被零售百貨視為業務創新的購物中心模式,由于近年來商業地產快速發展,過剩跡象已很明顯,廣東某市甚至出現了一條路上有9個Mall的現象。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深圳購物中心存量達到220萬平方米,未來3年深圳購物中心還將大幅增加,預計2016年將達約350萬平方米。對此,天虹商場一位中層人士表示,百貨類公司蜂擁投建購物中心確存在一定程度的“跟風”。
同時,拓展并運營便利店業務也是天虹商場今年重點經營計劃之一。近日,第一家天虹“微喔”便利店開始試營業,與傳統便利店不同,天虹“微喔”還提供網絡購物區域,顧客可以使用店內的平板電腦進行購物。但事實上,便利店的競爭也已非常激烈。深圳現有的便利店品牌眾多,傳統全國類連鎖店有7-11、ok便利店、喜士多、全家,深圳本地的百里臣、萬店通,華潤萬佳旗下的VanGO便利店,此外還有美宜佳、快客等。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顯示,深圳每3250人就“擁有”一家便利店,飽和度為全國第三。深圳起家的天虹商場,拓展便利店業務成效如何,尚待觀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