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會被曝用8000雜牌充數
在沈亞將唯品會的業務從奢侈品轉向二三線品牌閃購之后,一切順風順水。2012年第四季度以來至今,唯品會一直保持著盈利并高速增長。而赴美上市無疑為一路低調賺錢的唯品會做了一次完美的免費宣傳。上市兩年半,市值翻近33倍。而在唯品會股價一路飆漲期間,不只一家機構試圖做空,均以失敗告終。
成立近6年,這當然是傲人的成績。唯品會成功的商業模式背后,是買手、是雜牌、是輕物流倉儲……但追兵兇猛,電商市場從來變幻莫測。
作為掌舵者,沈亞正在為唯品會鋪就未來之路。無論是收購化妝品電商樂蜂網,還是一個個金融牌照的審批,都證明在這場角逐之中,沈亞選擇掌握主動。
3個金融牌照到手
7月初,唯品會通過廣東省金融辦的審批,拿到了小貸公司牌照。目前為止,唯品會已經拿到了保理牌照與上海、廣東兩地的小貸牌照。
早在去年,唯品會就在暗暗布局金融業務,除了公司設立金融事業部外,還設立了保理子公司以及上海、廣東兩地的小貸公司。
“上市之后近兩年,唯品會每天手里面都握著大量的現金不知道怎么花。所以一直想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有所突破。”一熟悉唯品會的人士對理財周報(新浪微博@理財周報,微信公眾號money-week)記者說。
據悉,唯品會在去年年底拿到保理牌照成立保理公司,為平臺上百余家供應商提供基于應收賬款方面的融資,累計投放額度超過3億元。
而今年5月唯品會發布財報時,其CFO楊東皓表示,唯品會剛拿到上海的小貸牌照,成立小額貸款公司獲得了上海當地金融部門的批準,預計一兩個月后就能正式成立。據了解,唯品會計劃在上海嘉定區成立的小貸公司,注冊資本為2億元,為此成立了大約8人的金融團隊。
兩個月后,唯品會再次獲得廣東地區的小貸牌照。據悉,當地相關部門考慮到電商小貸的特點,批準唯品會的小額貸款公司為唯品會獨資,打破了小額貸款公司單一最大股東持股不得超過30%的規定。
唯品會小額貸款公司總經理倪慧平則對外宣布,唯品會預計7月中旬就可正式開始經營小貸業務。
據了解,唯品會小額貸款的設計構想主要是依托母公司唯品會的電商平臺,對供應鏈條上的供應商和會員客戶這兩個群體分別提供融資服務,有100萬元以內的普惠小額和300萬-500萬元左右的抵押貸款兩個設計方向。前者高頻隨借隨還,包括合同在內,完全通過線上完成;后者則是針對優質客戶,例如庫存抵押,與銀行操作方式基本無異。此外,小貸的供應商貸款利率設定在7%-8%,緊盯銀行同類型產品甚至比銀行更低。
對此,倪慧平曾表示,唯品會小額貸款公司初期不考慮賺錢,目的是拉動主平臺的銷售規模,銷售規模擴大相對做小額貸款的收益率會更高。
另外,有消息稱,唯品會正申請類似于支付寶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希望通過對個人的消費信用進行評級,來發放消費類貸款,譬如分期付款買車、買奢侈品等。
雜牌創造驚喜
做金融業務,唯品會算是有足夠的資本。中國電商“十電九虧”,唯品會卻是殺出血路的那一家。
就在唯品會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的2012年,第四季度,其實現了首次盈利。一直到今年第一季度,唯品會凈利潤2660萬美元,連續6個季度實現盈利并保持著高增長。
資本市場上,唯品會被稱為“妖股”。2014年7月10日,唯品會收盤價為187.16美元,相對上市首日的漲幅高達3302.91%,目前市值為105.76億美元。在唯品會股價一路飆漲期間,不止一家渾水機構試圖做空,均以失敗告終。
業績與股價雙堅挺,唯品會是一家不斷創造驚喜的公司。
唯品會的口號是“一家專門做特賣的網站”。而其早前的定位其實是做奢侈品,發展并不順,之后立即轉變戰略以閃購的方式做二三線品牌的尾貨,受眾主要為二三四線城市25歲-35歲的白領消費者。
閃購,也就是限時特賣。唯品會定期定時推出約100個品牌商品,以原價1-5 折的價格供限時限量搶購。
唯品會以服裝為主,此外還囊括了美妝、皮具、家居、小家電、母嬰等多種商品。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與唯品會合作的品牌有近8000個,其中有超過1100個品牌的獨家銷售權。唯品會內部人士表示,目前銷量最大的是中檔產品。
廣州某服裝廠商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實要與唯品會合作挺容易的。你只要有個廠子,有自己的品牌就可以找網絡代理商,或是自己跟他們談了。你看唯品會那么多品牌,除了少部分是真正的牌子之外,其他哪個品牌你平時有聽說過?有在線下見到過?大部分都是雜牌而已。”
這也就是唯品會的受眾定位在二三四線城市的原因。該服裝廠商負責人表示,三四線城市的用戶對品牌認識較少,也不是那么講究。所以相反唯品會一線城市的用戶就相對少得多。
“不過”,該服裝廠商負責人說,“不少雜牌捧著淘寶,唯品會這些線上平臺做,還真做起了名氣。”
上述唯品會內部人士表示,“目前唯品會消費者投訴多為商品不是正品,但是唯品會對進入的商品審查都較嚴格,會讓供貨商提供品牌授權文件。這樣一方面相對保證商品是正品,另一方面也可以撇清責任。”
至于獨家銷售權,某電商行業資深人士認為,唯品會獨家銷售品牌多半不是一線品牌,“知名品牌一般都是多個平臺分銷,唯品會只是其中一個渠道,誰都不會把雞蛋都放一個籃子里。”
最初做特賣時,由于用戶少、訂單小,唯品會多是與品牌代理商接觸,賣不完的貨不能退且采購成本較高。之后隨著用戶、訂單和合作品牌數量的增長,唯品會逐漸掌握議價能力,越來越強勢,在進貨價格壓低的同時,剩余庫存也可退還給品牌廠商,甩掉了庫存積壓的風險,同時也完善了用戶購買體驗。
大部分唯品會的用戶都有同樣的感覺,在唯品會退貨相對其他平臺要容易得多,且退貨郵費由唯品會承擔。前述唯品會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正因為此,再加上唯品會是限量搶購,可以換的商品較少,所以退貨率相對其他電商要高,在20%左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