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亞:利潤提升源于順豐提供配送
連續29個季度持續盈利的服裝特賣電商——唯品會近日發布了其未經審計的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財報數據顯示,唯品會第四季度凈營收增至293億元(約42億美元),同比增長12.4%。按照通用會計準則,唯品會第四季度歸屬股東凈利潤為15億元(約2億美元),同比增長111.4%,高于市場預期。
與此同時,2019年唯品會凈營收達930億元(約合134億美元),同比增長13%;按照通用會計準則,歸屬股東凈利潤為40億元(約5.7億美元),同比增長88.7%,總訂單數為5.663億單,同比增長29%;活躍用戶數增至6900萬人,同比增長14%。
唯品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亞表示,凈利潤大幅增長主要歸結于,2019年11月唯品會終止旗下自營快遞品駿的快遞業務,并委托順豐提供配送服務。終止品駿快遞配送業務給唯品會帶來了重資產和人員方面支出的下降和利潤的提升。
此外,針對當下新冠肺炎疫情,唯品會對今年一季度的營收預期持悲觀態度,公司預計營收區間為171億至181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唯品會業績表現強勁主要在于受益于2019年初轉回清服裝庫存的線上平臺獨特定位、服裝行業庫存水會平高企、同時成本費用控制得當。
中金公司分析師吳越表示,唯品會的的戰略回歸值得看好,2019年,唯品會清尾貨的品牌形象更加清晰,獨特的定位在緩解競爭風險的同時、進一步釋放潛在市場空間,預計在此戰略下,唯品會未來收入復合年增長率有望維持在10%,同時非通用準則運營利潤率將達到8-10%。預期唯品會利潤率存在進一步改善的空間,觀察來看:一是2019年12月起公司停運品駿,訂單由順豐配送,4季度履約費用率優化明顯,但鑒于并非完整季度,我們預計未來該費用率有望進一步下降;二是隨著公司更加聚焦于清尾貨的定位和策略,預計組織結構或進一步簡化,且研發投入也無需過贅。但考慮到唯品會兼顧長期的可持續增長,將保持收入和利潤率的平衡,預計非通用準則運營利潤率的未來合理水平將在8-10%(而非兩位數,盡管也有能力達到該水平),將多余利潤空間投資于商品價格優勢的提升,從而在減少用戶獲取成本相關的營銷費用的同時,鞏固公司線上品牌折扣零售商的領先地位。
吳越表示,盡管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線上服裝銷售出現暫時性疲軟,但考慮到疫情結束后的需求復蘇以及行業庫存水平進一步抬頭,預計從需求端與供給端。都將為唯品會創造增長反彈的有利條件。預計唯品會2020年一季度收入同比下滑17%(服飾品類受影響較大),但2-3季度收入增長有望改善并加速,預計疫情帶來短期影響消除后將迎來結構性利好,隨著服飾行業庫存增多,唯品會作為國內最大的線上品牌折扣零售商有望受益。
據了解,唯品會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再次聚焦品牌特賣,布局深度折扣頻道“最后瘋搶”,“唯品快搶”,通過低價特賣鞏固復購用戶,增加訂單數,拉動GMV增長。
長江證券研究員雷玉此前指出,當前,電商格局雙強格局穩固,唯品會以服裝為主的銷售結構使其成長暗含隱憂。當前國內電商雙強格局穩固,阿里(天貓)、京東二者合計占有國內B2C市場近80%、移動購物市場近90%的市場份額。其余電商多切入垂直細分領域,如3C類的蘇寧易購、鞋包類的麥包包、化妝品類的聚美優品、百貨類的1號店、服裝類的夢芭莎等。而唯品會產品銷售結構仍以服飾為主,在京東、阿里電商雙強格局下,為其后續增長埋下一定隱憂。同時,唯品會高額的履約費用需要更大的業務規模來攤薄,從而增強其盈利能力。
唯品會采取品類擴張及引入高價值流量的方式來應對市場競爭及盈利壓力。品類擴張方面,外延并購為唯品會品類擴張的重要方式。2014年唯品會收購美妝電商樂蜂網75%的股權,2015年投資麥樂購、辣媽幫、貝聯科技、荷花親子四家母嬰電商,并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相應地化妝品及母嬰用品業務占比得到了較為顯著的提升。引流方面,在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步喪失的背景下,唯品會與騰訊、京東的戰略合作有利于以較低的成本引入高效流量。根據戰略合作協議,騰訊將在其微信錢包界面給予唯品會入口,京東也將會在其手機APP主界面和微信購物入口的主界面接入唯品會,以實現協助唯品會在京東平臺上達成一定的交易額目標。
雷玉坦言,在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步消失,行業競爭格局日漸穩定的背景下,各大線上平臺一方面需通過提升消費體驗增強平臺粘性;另一方面,在線上線下尋求效率與成本新平衡的過程中,通過積極入股線下實體渠道尋求客戶流量的更高效轉化。
公開資料顯示,唯品會(VIPS)成立于2008年8月,總部設在廣州,旗下網站于同年12月8日上線成立。唯品會早期主打奢侈品折扣,但一方面奢侈品受眾較小,另一方面頂級奢品對網絡渠道授權謹慎、假冒奢侈品充斥線上渠道,早期奢侈品業務難有起色;其后,唯品會調整產品定位,由奢侈品特賣轉向二、三線名牌特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