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控制輥改善條干降低毛羽
環錠細紗機的VC型曲線牽伸是指在后區V型曲線牽伸羅拉配置的基礎上,在后區再增加一根直徑為8毫米~10毫米的控制輥,使后區中部曲線牽伸發展為控制輥式。
控制輥下壓紗條產生接觸包圍弧,形成后區中部較強的附加摩擦力場,拓展了紗條在后羅拉表面的包圍弧長,使后羅拉包圍弧的摩擦力場向前延伸,并與控制輥形成的中部摩擦力界連成一片,增加了中后區摩擦力場的縱向長度,使變速點向中鉗口前移、集中和穩定,后區牽伸力比V型曲線牽伸有所增大。
VC型牽伸后區牽伸倍數,應按產品質量要求選擇,一般機織用紗的粗節容易顯現,后區牽伸倍數宜偏大選用;而針織紗對細節十分敏感,后區牽伸倍數宜偏小選用。
實驗表明:小后區牽伸倍數配合小隔距,實現了集中牽伸并提高牽伸效率的目的,但是,后區的纖維整理空間有限,造成細節增多、容易出現質量波動的問題,特別是紡針織用紗時比較明顯。
一般而言,前膠輥前沖2毫米,中上羅拉后移2毫米,后膠輥按照工藝尺寸后移。實驗結果顯示:中上羅拉位置由48毫米調整到47毫米處,加大后區控制紗條的長度,有利于纖維伸直平行、條干有所改善,但加捻三角區無變化、成紗毛羽較差。
為了減少毛羽,可將前膠輥和中上羅拉整體前移2毫米,使前膠輥前沖量達4毫米,保持較短的浮游區長度不變,減少加捻三角區。
相關鏈接:
內容說明:該項目提供了一種以二氧化碳超臨界流體為介質的制革方法。該方法包括采用二氧化碳超臨界流體為介質進行制革脫脂、酶脫毛、軟化、鞣制、染色和加脂等工序的操作,在上述操作時基本不使用夾帶劑,并且在二氧化碳超臨界流體處理過程中使溫度降低到33℃,壓力降低到9.0MPa以下,處理時間縮短到60分鐘,幾乎不使用水,使皮革加工過程能耗更為降低,具有巨大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
合作方式:技術轉讓
單位名稱:四川大學制革清潔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