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超市難當“菜籃子”
近兩年,北京為迎合市民需求,切實促進打造15分鐘生活服務圈。大力發展社區消費配套服務,優化消費環境,營造經濟便民的消費氛圍。而任我在線的這種社區+生鮮電商的O2O模式正契合了這種需求。同時,任我在線的店面在選址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在政策上也有一些優待。
事實上,從2010年到現在,正是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黃金期,除了網上購物習慣的養成外,資本市場也開始對其青睞有加。純電商模式的京東,從去年開始大范圍與實體便利店合作,打通O2O。而阿里巴巴、騰訊等則通過戰略投資,將觸角伸向更廣的O2O市場。而起步早的任我在線卻還停留在依靠政府支持的老路上,不僅沒有取得更好的成績,反而將自己淹沒在眾多新興電商的O2O大潮中。
依靠政府的支持補貼似乎讓任我在線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如今,任我在線面對的壓力顯然不僅來自電商企業,社區商業構成多元化也是擺在任我在線前進道路上的重大挑戰。
早在2010年,以新發地市場為代表的蔬菜、水果生產基地就根據北京市各區縣的發展現狀和老百姓需求,開始試行蔬菜直通車進社區的運營模式,經過三四年的摸索和總結,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運營模式。與任我在線的模式一樣,新發地的蔬菜直通車也采用統一采購、統一配送模式,這種直配、直銷模式在極大的方便了社區居民的同時,也保證了居民購買蔬菜、水果的價格和質量。
但是上述任我在線負責人表示,這種沖擊并不存在。因為任我在線是全國惟一一家做平價超市的,價格存在巨大優勢,甚至比早市的價格還低。該負責人還表示,蔬菜直通車和任我在線都是政府出臺的利民政策,“有任我在線的地方就不會有蔬菜直通車,兩者是互補關系”。但是,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今年初,雖然原來已經有任我在線實體超市,但蔬菜直通車還是開進了北七家鎮的上述幾個社區。
線下蔬菜直通車的擠壓、線上新興電商的沖擊、O2O大軍的瘋狂挺進,讓任我在線這位曾經O2O的拓荒者似乎還沒有找到自我。
當然,任我在線也在利用自身“優勢”用副業賺錢。北京商報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任我在線的部分實體超市在出租門店多余空地。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任我在線的89號店、86號店都在出租門店的部分區域,其中86號店內一塊不足10平方米的區域已經以2000元/月的價格出租出去。對此,任我在線負責人表示并不知情,但該負責人明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這種出租行為是不允許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